[发明专利]便携式生态负离子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8129.7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9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汪宝林;贾兴国;张颖;赵玉星;黄泽民;汪一;齐藤里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宝林 |
主分类号: | H01T23/00 | 分类号: | H01T2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生态 负离子 发生器 | ||
1.一种便携式生态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在外壳内的生态负离子发生器、富勒烯释放器、锂电池电源和电路板,生态负离子发生器、富勒烯释放器、锂电池电源和电路板相互连接;外壳上设有疏导孔,疏导孔内有用于消除电弧的疏导线,疏导线连接电路板;
疏导孔和充电插孔外侧安装有防护罩;
生态负离子发生器的内部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自激振荡电路、升压电路、倍压整流电路和大中粒径负离子滤除装置,大中粒径负离子滤除装置连接富勒烯释放器;
内部电路详细结构包括可充电的电源;一电阻经一LED指示灯组成充电指示电路,另一电阻经另一LED指示灯组成工作指示电路,充电指示电路与工作指示电路并联后串联一个二极管最后连接电源两端;电源正极还经二极管D4与电流互感器后连接电压互感器N1和电压互感器N2的正极,电压互感器N1负极经相互并联的电阻R1和电容C2后经三极管Q1连接电源负极,电压互感器N2负极经三极管Q1连接电源负极,形成自激震荡电路;电压互感器N1和电压互感器N2与所感应的变压器N3构成升压电路;变压器N3两端经若干个电容设置若干个并联的二极管,形成倍压整流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生态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防护罩采用ABS塑料网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生态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疏导线伸出外壳端连接疏导延长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生态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电路板通过导线连接外壳上的开关、指示灯和充电插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生态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锂电池电源通过充电插孔连接充电线和充电器;富勒烯释放器采用2束碳纤维组合,每束碳纤维有1.2万-4.8万根碳纤维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生态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内部电路通过环氧树脂密封于ABS塑料壳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生态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大中粒径负离子滤除装置由硅碳复合半导体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生态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疏导线为多股银丝导线或多股铜质导线,一端与电源正极或负极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疏导孔伸出壳体外缘切线1-2毫米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生态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外壳上部安装富勒烯释放器处设有发射窗结构和窗门,窗门为用于档位控制的2个门,门上设有用于放出负离子的若干个小孔,低档为双侧门关闭,由门上的多个小孔释放负离子,中档为开启一侧门,高档为双侧门全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宝林,未经汪宝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812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