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种材料混合注塑头及多种材料混合注塑成型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57382.0 | 申请日: | 2016-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0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缔翊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30;B29C45/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 地址: | 201202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种 材料 混合 注塑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射成型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多种材料混合注塑头及多种材料混合注塑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内门把手总成作为一种配套使用的零部件,其作用是通过旋转带动内部相关结构动作以将车门打开。所以不仅需要对足够的强度来实现其带动功能,同时还需要有较高的外观性能。
而目前一般的汽车内门把手均为单色复合材料制成,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单色复合材料:
1、PA66(增强尼龙)+GF(玻璃纤维)单色复合材料制成:但是由于玻璃纤维与树脂的流动性不一致及树脂与玻璃纤维结合力不强,而且质量密度也不同,使两者具有分离的趋势,密度小的玻璃纤维浮向表面,密度大的树脂沉入内里,于是形成了玻璃纤维外露现象。其次,由于塑料熔体在流动过程中受到螺杆、喷嘴、流道及浇口的摩擦剪切力作用,会造成局部粘度的差异,同时又会破坏玻璃纤维表面的界面层,熔体粘度愈小,界面层受损愈严重,玻璃纤维与树脂之间的粘结力也愈小,当粘结力小到一定程度时,玻璃纤维便会摆脱树脂基体的束缚,逐渐向表面累积而外露。再则,塑料熔体注入型腔时,会形成“喷泉”效应,即玻璃纤维会由内部向外表流动,与型腔表面接触,由于模具型面温度较低,质量轻冷凝快的玻璃纤维被瞬間冻结,若不能及时被熔体充分包围,就会外露而形成“浮纤”。因此,“浮纤”现象的形成,影响产品表面的细腻度,导致产品电镀后合格率大大降低,通过以往的经验报废率一般在40%以上。
2、PC塑料+ABS塑料单色复合材料制成:但是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PC塑料成分本身自润滑性能差,有应力开裂倾向,成型时收缩率小,易发生熔融开裂和应力集中的现象,导致产品抗冲击性能差,耐久性大大降低,产品使用期间有断裂情况。2)、由于PC塑料的存在,难以粗化处理,需在粗化前进行预蚀处理,通过预蚀处理以确保使塑料表面光滑、均匀腐蚀和化学镀的良好结合力及镀层的完整性,生产成本上升。
目前,还有没一种多种材料混合注塑头及可以实现多种材料混合注塑成型模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多种材料混合注塑头,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多种材料混合注塑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多种材料混合注塑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流道导流套,所述热流道导流套的中部竖直贯穿设置有主流道,所述主流道的远端开口为主流道出料端口,所述主流道出料端口的内壁为第一配合面,所述热流道导流套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主流道的中部连通的第一进料通道和与所述主流道的下部连通的第二进料通道;
第一活动顶针,所述第一活动顶针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活动顶针的下部插设在所述主流道内,所述第一活动顶针的远端开口为第一出料端口,所述第一出料端口的外壁为与所述第一配合面配合的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出料端口的内壁为第三配合面,所述第一活动顶针的下部外表面与所述主流道内表面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二进料通道连通的外储料流道,所述第一活动顶针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料通道对接的进料口;
驱动所述第一活动顶针上下浮动的第一浮动驱动机构;
第二活动顶针,所述第二活动顶针的下部插设在所述第一活动顶针内,所述第二活动顶针与所述第一活动顶针之间的间隙形成内储料流道,所述第二活动顶针的远端为与所述第三配合面配合的第四配合面;
驱动所述第二活动顶针上下浮动的第二浮动驱动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配合面均为内收锥形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浮动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浮动驱动机构均为油缸驱动机构。
多种材料混合注塑成型模具,包括:
成型模腔;
与所述成型模腔的进料流道连接的注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头为如上述技术方案的多种材料混合注塑头。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
模腔内腔温度检测器,所述模腔内腔温度检测器的检测端延伸入所述成型模腔内;
模腔外腔温度检测器,所述模腔外腔温度检测器的检测端连接在所述成型模腔的外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成型模腔的端部具有一溢料部,所述模腔内腔温度检测器的检测端延伸入所述溢料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缔翊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缔翊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73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侧向抽芯的装置
- 下一篇:用于小型塑料齿轮的快速开模的注塑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