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超导限流器的合环转供电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57265.4 | 申请日: | 2016-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2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 发明(设计)人: | 孙鸣赫;李子韵;王自桢;许洪华;顾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9/02 | 分类号: | H02J9/02;G06N3/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12 | 代理人: | 于忠洲 |
| 地址: | 210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超导 限流 合环转 供电 方法 | ||
1.一种基于超导限流器的合环转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合环转供电路中实际采集的冲击电流计算超导限流器的限流效果归一化评价指标F1为:
式中,I1为电路约束电流,选取合环点线路中的最大负荷电流,iM为实际的冲击电流;
步骤2,根据合环转供电路中超导带材的使用长度计算超导限流器的成本归一化评价指标F2为:
式中,lmax为根据具体情况设定的带材最大长度,l为合环转供电路中超导带材的实际使用带材长度;
步骤3,根据限流效果归一化评价指标F1和成本归一化评价指标F2建立配电网合环超导限流器的配置决策模型为:
F=ωF1+(1-ω)F2
式中,F1的取值范围为[0,1],F2的取值范围也为[0,1],ω为模型的权重因子,取值范围也为[0,1];
步骤4,假设在合环转供电路的各个负荷下网点之间安装带有开关量控制的超导限流器,建立一个限流遗传运算器,将实际使用带材长度l与开关量的乘积、超导限流器的并联电阻的阻值以及实际的冲击电流iM分别作为限流遗传运算器的三个输入量,将配置决策模型作为限流遗传运算器的适应度函数,将计算的适应度函数值作为限流遗传运算器的输出量;
步骤5,利用限流遗传运算器运行遗传算法,当输出的适应度函数值收敛稳定时,导出当前遗传代数下的并联电阻的阻值、实际使用带材长度l以及各个安装位置处的开关量,开关量为1或0,分别表示该假设位置处是否安装超导限流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导限流器的合环转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限流遗传运算器运行遗传算法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5.1,初始化,设置种群中个体数目以及最大遗传代数,由限流遗传运算器生成初始种群,种群中每一个个体代表一种超导限流器的规划方案,即每个个体均包括一组限流遗传运算器的输入量;
步骤5.2,个体评价,根据步骤3中建立的配置决策模型对种群中每个个体对应的规划方案计算出一个适应度函数值,适应度函数值越大表示这个个体对应的规划方案越优秀,也更加能够在遗传进化中得以生存;
步骤5.3,遗传变异,种群通过选择、交叉以及变异算子完成遗传变异过程,在完成一次遗传后判断是否达到最大遗传代数,若达到最大遗传代数,则进入步骤5.4,否则返回步骤5.2继续进行遗传变异;
步骤5.4,终止计算,经过多代遗传变异后,种群中的个体会逐渐收敛稳定,适应度函数值达到最高值,称为最优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导限流器的合环转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实际的冲击电流iM为存储于电流矩阵中的最大电流值,电流矩阵用于存储采集的实际电流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未经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726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