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及铜氨纤维混纺纱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6743.X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6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昶;刘守串;陈瑞兵;孙玉童;童朝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无为天成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1C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8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玉米 秸秆 纤维 甲壳素 混纺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纺纱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 纤维及铜氨纤维混纺纱。
背景技术
玉米是供作饲料为主的粮、经、饲兼用作物,每到秋冬之交,玉米秸秆焚 烧污染空气往往成为众矢之的,大多数农民都把它们当垃圾处理,有的直接烧 掉,还有的甚至直接扔掉,没能把玉米秸秆利用好,非常浪费。但目前玉米秸 秆纤维强度低,韧性差,与甲壳素纤维、铜氨纤维纺纱后,制品力学强度差, 易撕裂,且吸湿性及柔软性也亟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及铜氨纤维混纺纱,不 易断裂,力学性能好,且柔软,吸湿性强。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及铜氨纤维混纺纱,其 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玉米秸秆纤维20-50份,甲壳素纤维10-30份,铜氨 纤维5-15份,并采用混纺工艺纺成纱线。
优选地,所述的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及铜氨纤维混纺纱,其原 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玉米秸秆纤维30-45份,甲壳素纤维20-26份,铜氨纤 维8-12份,并采用混纺工艺纺成纱线。
优选地,所述的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及铜氨纤维混纺纱,其原 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玉米秸秆纤维38份,甲壳素纤维23份,铜氨纤维10份, 并采用混纺工艺纺成纱线。
优选地,所述改性玉米秸秆纤维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玉米秸秆捣碎,向 捣碎的玉米秸秆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滤,洗涤,加入双氧水漂白,过 滤,洗涤,干燥,加入丙烯类聚合物、马来酸酐、双酚A型环氧树脂、偶氮二 异丁腈及助剂加压搅拌,搅拌速度为400-700r/min,搅拌温度为150-170℃, 搅拌时间为15-35min,喷雾干燥,得到改性玉米秸秆纤维。
优选地,在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的制备工艺中,将40-80份捣碎的玉米秸秆 加入100-140份浓度为2.5-3.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
优选地,丙烯类聚合物、马来酸酐、双酚A型环氧树脂、偶氮二异丁腈的 重量比为1-3:0.05-0.09:0.5-0.9:0.001-0.007。
优选地,所述改性玉米秸秆纤维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玉米秸秆捣碎,称 取40-80份捣碎的玉米秸秆加入100-140份浓度为2.5-3.5mol/L的氢氧化钠溶 液浸泡1-3天,过滤,洗涤,加入双氧水漂白,过滤,洗涤,干燥,加入1-3 份丙烯类聚合物、0.05-0.09份马来酸酐、0.5-0.9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 0.001-0.007份偶氮二异丁腈及0.01-0.05份助剂加压搅拌,搅拌速度为 400-700r/min,搅拌温度为150-170℃,搅拌时间为15-35min,喷雾干燥,得 到改性玉米秸秆纤维。
本发明中,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铜氨纤维协同作用,改性玉 米秸秆纤维与甲壳素纤维、铜氨纤维的抱合力强,织物强韧不易破裂,其柔软 舒适透气,吸湿性好;在改性玉米秸秆纤维中,根据成纱质量要求及选用原料 的特性特点,摸索出玉米秸秆原料的处理方法并制得改性玉米秸秆纤维增加其 投料,以保证成纱混纺比例,在改性玉米秸秆纤维中,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与双 氧水预处理,去除其中脂肪与糖类物质,并暴露出更多羟基,与后续加入的丙 烯类聚合物、马来酸酐、双酚A型环氧树脂、偶氮二异丁腈反应进行进一步处 理,可有效增强改性玉米秸秆纤维与甲壳素纤维、铜氨纤维的抱合力,在保证 制品柔软属性的前提下,制品力学性能极好,不易破裂,吸湿性强,耐久性能 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及铜氨纤维混纺纱,其原料按重量份 包括:改性玉米秸秆纤维20份,甲壳素纤维30份,铜氨纤维5份,并采用混 纺工艺纺成纱线。
实施例2
一种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及铜氨纤维混纺纱,其原料按重量份 包括:改性玉米秸秆纤维50份,甲壳素纤维10份,铜氨纤维15份,并采用混 纺工艺纺成纱线。
实施例3
一种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甲壳素纤维及铜氨纤维混纺纱,其原料按重量份 包括:改性玉米秸秆纤维30份,甲壳素纤维26份,铜氨纤维8份,并采用混 纺工艺纺成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无为天成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无为天成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67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广角布织机卷取机构
- 下一篇:一种定向凝固生长太阳能电池用的多晶硅锭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