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堆叠结构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6737.4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3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明;章国豪;张志浩;余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F1/32 | 分类号: | H03F1/32;H03F1/56;H03F3/19;H03F3/21;H03F3/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媖 |
地址: | 5100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堆叠 结构 射频 功率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率放大器,尤其涉及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
背景技术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无线设备几乎无处不在,因此,作为无线收发机中的核心模块,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犹为重要。射频功率放大器结构包括多种形式,如线性功率放大器结构和饱和功率放大器结构等,随着无线通信系统所采用的调制方式的不同,对应采用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则有所不同。例如,现代通信系统为了提供高速率的数据流服务,采用诸如QPSK等调制方式,这要求应用于该系统的功率放大器必须有着较高的线性度和效率。
另外,随着便携式设备的功能模块越来越复杂,如果能将各个功能模块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就能大幅度地缩短芯片的量产与加工时间,因此,如何减小芯片的有效面积和用廉价的工艺在单一芯片上实现整个射频模组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然而,由于大多数无线收发机的基带处理部分采用硅工艺,且该工艺是目前最成熟且成本最低的工艺,所以采用硅CMOS工艺是实现全集成的理想方案。不过,由于硅CMOS工艺自身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物理缺陷,如低击穿电压和低功率密度等。传统的设计方法将多个晶体管并联起来,从而提高整体的电流,然而,如果供电电压太低,会使得功率放大器的输出最佳阻抗变得非常小,使输出匹配电路的设计变得非常困难。
在中国专利201510150849.1中,采用共源共栅结构的射频功率放大器结构克服功率级的耐压问题,不过在这种结构中,堆叠的晶体管的栅极与去耦电容相接,从而使该极在交流时呈接地状态。然而,该结构会在输入功率较大时,出现阻抗不匹配的情况,从而使功率不能同向叠加,从而限制了功率放大器的功率输出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堆叠结构的射频功率放大器。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堆叠结构的射频功率放大器,该射频功率放大器包括输入匹配电路,输出宽带匹配电路,偏置电路A,偏置电路B,以及至少由两层晶体管漏极源极相连堆叠并联组成的功率放大电路;其中,射频信号源通过所述输入匹配电路连接所述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底层的晶体管的栅极,所述偏置电路B连接所述最底层晶体管的栅极,所述最底层晶体管的源极接地;所述偏置电路A通过扼流电阻连接所述功率放大电路的除所述最底层晶体管的其余每层晶体管的栅极,所述其余每层晶体管的栅极通过连接栅极电容接地;所述功率放大电路最上层的晶体管的漏极通过所述输出宽带匹配电路连接负载。
本技术方案分别采用分离的偏置电路A,B对各晶体管进行偏置,其中偏置电路B为堆叠在最下层的晶体管提供合适的静态工作点,而偏置电路A为其余每层堆叠的晶体管提供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为了使每层晶体管都能够输出最大功率,在每层堆叠的晶体管的栅极加载电容,从而使每层晶体管的输出电压同相等幅叠加,增强了功率放大电路的线性度与功率输出能力,并使从每层晶体管的漏极往负载方向看过去的阻抗为最优阻抗。信号从最上层的晶体管的漏极输出,且经过输出宽带匹配电路,传输到负载端。宽带匹配电路将负载阻抗转换成能使功率放大电路输出最大功率时的最优阻抗。
优选地,所述其余每层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电容,如附图2所示。
优选地,所述偏置电路A和偏置电路B由一个整合的偏置电路代替,如附图3所示。
优选地,所述偏置电路B为电阻与晶体管组成的偏置电路,偏置电路A为电阻分压式偏置电路。偏置电路B为电阻与晶体管组成的偏置电路,精度高且占芯面积小;偏置电路A为电阻分压式偏置,这种偏置方式不仅有着良好的温度抑制系数,且易于集成。
优选地,所述功率放大电路中堆叠的晶体管的偏置电压不等分,最上层晶体管的偏置电压最低,最下层晶体管的偏置电压最高,其余每层晶体管的偏置电压介于两者之间,使功率放大电路输出高功率时,各个晶体管的直流电压汇集于一点,从而使各个晶体管在高输出功率时有着一致的静态情况,进而增强了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和线性度。
优选地,电源经滤波电路连接到所述功率放大电路的最上层的晶体管的漏极。
优选地,所述滤波电路由滤波电容和扼流电感组成。
优选地,所述滤波电路由低频滤波电容、高频滤波电容和扼流电感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67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