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元器件的静电保护结构和一种元器件封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6325.0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0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6 | 分类号: | H02H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161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元器件 静电 保护 结构 封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元器件的静电保护结构 和一种元器件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元器件在工作过程中,不管是由外部环境或者元器件内部原因引起的在管 脚上累积了静电荷,当这些静电荷通过元器件的管脚流入或流出元器件内部 时,会产生瞬间电流或瞬间电压,这样,无疑会损坏元器件内部集成的电路, 严重的话致使元器件功能失效。
当外界工作人员发现到静电存在时,其产生的静电已经高达到了数万伏 特,由静电冲击的频谱很宽,且幅度近乎无限,元器件不可能做到完全对静电 免疫,故其足以损坏绝大部分的电子元器件。再有,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 想要做出相应的措施已经来不及,不能及时挽回静电带来的损失。
在强电场作用下,物体表面曲率大的地方(如尖锐、细小物的顶端),等电 位面密,电场强度剧增,致使它附近的空气被电离而产生气体放电,此现象称 电晕放电。尖端放电为电晕放电的一种,专指尖端附近空气电离而产生气体放 电的现象。这种电晕形式的尖端放电只在尖端附近局部区域内进行,使这部分 区域的空气电离,并伴有微弱的荧光和嘶嘶声。因放电能量较小,这种放电一般 不会成为易燃易爆物品的引火源,但可引起其它危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元器件的静电保护结构和一种元器 件封装结构,其通过在元器件的通信接口端设置至少一对放电部,达到消除静 电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元器件的静电保护结构,包括至少一对放电部,每对所述放电部 中包括第一放电部和第二放电部,且所述第一放电部和所述第二放电部中都包 括用于放电的尖端;每对所述放电部中的所述第一放电部和所述第二放电部一 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放电部中的尖端和所述第二放电部中的尖端相对设 置;
每对所述放电部中的所述第一放电部与信号线连接、第二放电部接地。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相对设置的放电部实现元器件的静电防护。我们知 道,塑性元器件通常不会出现静电,因此,上面所说的元器件一般指金属元器 件。该静电保护结构与元器件连接的时候,把静电保护结构的一端设于元器件 与外界数据通信的那个端口的信号线上、另一端接地。这样,元器件的接口处 累积了静电荷时,就会通过该静电保护装置进行放电,以保护该元器件不被烧 毁。当然,当元器件中没有出现静电,自然该静电保护结构不工作,元器件处 于正常状态。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静电保护结构中包括多对放电部,每对所述放电部中 包括第一放电部和第二放电部;
所述多对放电部中的第一放电部通过第一连接部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连接 部与信号线连接;
所述多对放电部中的第二放电部通过第二连接部相互相接,所述第二连接 部接地。
在本技术方案中,我们在静电保护结构中设置了多对放电部,以防止与之 连接的元器件中静电的电场过强时,一对放电部来不及放掉所有的静电荷,这 样,元器件仍然会受到静电的冲击,给元器件带来损失。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放电部和第二放电部的形状为三角形或者为锥 形。
进一步优选地,每对所述放电部中包括第一放电部和第二放电部,第一放 电部和第二放电中都包括曲率相同的多个尖端,且第一放电部中尖端的数量和 第二放电部中尖端的数量相同、一一对应设置。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同一个放电部中设置多个放电的尖端,以达到快速静 电防护的作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放电部和所述第二放电部由导电硬质材料制成, 所述导电硬质材料为铜或铝或合金金属。
进一步优选地,每对所述放电部中包括第一放电部和第二放电部,且第一 放电部中的尖端正对第二放电部的尖端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每对所述放电部中的第一放电部和第二放电部之间设有一 气隙层。
在本技术方案中,由第一放电部和第二放电部配合使用进行放电时,利用 的是尖端放电的原理,故在第一放电部和第二放电部之间需要设置气隙层,当 放电时,电离实现放电。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气隙层为空气层。
在本技术方案中,使用空气层作为气隙层,简单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63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