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型二氧化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6143.3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8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钢;黄霞妮;李光;爱舍·科林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晓钢 |
主分类号: | B01J20/22 | 分类号: | B01J20/22;B01J20/3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沈春红 |
地址: | 英国雷克森姆***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型 二氧化碳 吸附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复合型二氧化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插层的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制备;
(2)一乙醇胺萃取层状双氢氧化物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二氧化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离 子表面活性剂插层的层状双氢氧化物为层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二氧化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 表面活性剂插层的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制备步骤包括:
(1.1)将镁盐、铝盐配置成混合溶液,标记为溶液A;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3-氨基丙 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乙醇溶液中配置成混合溶液,标记为溶液B;
(1.2)将溶液B在50-70℃下搅拌20-40分钟,然后将溶液A缓慢滴加到溶液B中,同 时对溶液B进行超声波处理,超声频率为15-30khz,超声时间为0.5-2小时;采用氢氧化钠 溶液为沉淀剂,控制溶液pH,溶液温度为50-70℃保持不变,此时,有白色沉淀生成;
(1.3)滴加完成后,形成的白色沉淀在50-70℃下继续搅拌数个小时;将白色沉淀用蒸 馏水过滤洗涤数次,置于65-75℃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即可得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插层的层 状双氢氧化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型二氧化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 所述的镁盐为硝酸镁、硫酸镁、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铝盐为硝酸铝、硫酸铝、氯化铝中 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 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型二氧化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所 述溶液A中镁盐的浓度为0.1molL-1~0.16molL-1,铝盐的浓度为0.033molL-1~0.053molL-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型二氧化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 所述溶液B中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浓度为0.1molL-1~0.27molL-1,阴离子表面活性 剂的摩尔浓度为0.053molL-1~0.1molL-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型二氧化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 溶液A的滴加速率为0.5~5ml-1min;所述溶液的pH为10~11;步骤(1.3)所述继续搅拌时 间为10~20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二氧化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乙醇 胺萃取层状双氢氧化物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步骤包括:
(2.1)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插层的层状双氢氧化物分散于乙醇及一乙醇胺的混合溶液, 在90-100℃下冷凝回流;
(2.2)将步骤(1)冷凝回流后得到的产物过滤,乙醇洗涤数次,置于65-75℃真空干燥 箱中烘干即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型二氧化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1) 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插层的层状双氢氧化物在混合溶液中的质量控制为0.5~2g/100ml;混 合溶液中,乙醇与一乙醇胺的体积比为4: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型二氧化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2) 所述冷凝回流时间为15~2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晓钢,未经杨晓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61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