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WebRTC与SIP终端媒体互通的方法和媒体网关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6062.3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4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双锴;宋洋;李屹;徐鹏;王玉龙;苏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黄健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webrtc sip 终端 媒体 互通 方法 网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互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WebRTC与SIP终端媒体互 通的方法和媒体网关。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网络性能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希望能在 网络上进行办公而不受限于使用客户端应用,于是网页实时通信(Web Real-TimeCommunication,WebRTC)技术得到广泛的关注。
WebRTC是一项在浏览器内部进行实时视频和音频通信的技术,该技术 使得所有浏览器无需安装插件或第三方软件,仅仅通过浏览器提供简单的 javascript,就可以点对点地分享应用的数据以及进行电话会议。能够进行 WebRTC通信的终端称为WebRTC终端,WebRTC终端采用安全实时传输协 议(Secure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SRTP)作为媒体承载协议,该协议 可以对媒体数据进行加密,提高媒体会话的安全性。
IP多媒体子系统(IPMultimediaSubsystem,IMS)是一种基于IP网支持 多媒体业务的网络架构,采用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 进行端到端的呼叫控制,符合SIP协议的终端称为SIP终端。SIP终端采用实 时传输协议(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RTP)作为媒体承载协议,不支持 SRTP。
WebRTC终端和SIP终端之间媒体层面的互通需要实现两个网络的媒体 承载协议和媒体编解码类型等的转换,目前,现有技术中还无法实现WebRTC 终端和SIP终端媒体层面的互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WebRTC与SIP终端媒体互通的方法和媒体网关,用于 实现WebRTC终端和SIP终端媒体层面的互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WebRTC与SIP终端媒体互通的方法,包括:
媒体网关接收网页实时通信WebRTC终端发送WebRTC终端支持的媒体 编解码信息、WebRTC终端的安全实时传输协议SRTP密钥信息和WebRTC 终端的候选地址信息;
媒体网关将媒体网关支持的媒体编解码信息发送给会话初始协议SIP终 端;
媒体网关接收SIP终端发送的SIP终端支持的媒体编解码信息;
媒体网关将媒体网关支持的媒体编解码信息、媒体网关的SRTP密钥信 息和媒体网关的候选地址信息发送给WebRTC终端,以使WebRTC终端和媒 体网关获取到对方的候选地址信息并进行连通性检测;
媒体网关根据与WebRTC终端和SIP终端建立的连接以及协商的媒体编 解码信息和SRTP密钥信息进行媒体流的传输和转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媒体网关根据其与WebRTC终端和SIP终端建 立的连接以及协商的媒体编解码信息和SRTP密钥信息进行媒体流的传输和 转换,包括:
媒体网关通过与WebRTC终端建立的连接接收到WebRTC终端发送的第 一媒体流后,使用WebRTC终端的SRTP密钥信息对第一媒体流进行解密, 然后按照与WebRTC终端协商的媒体编解码信息对第一媒体流进行解码,并 按照与SIP终端协商的媒体编解码信息对解码后的第一媒体流进行编码后, 通过与SIP终端建立的连接将编码后的第一媒体流发送给SIP终端;或者,
媒体网关通过与SIP终端建立的连接接收到SIP终端发送的第二媒体流 后,按照与SIP终端协商的媒体编解码信息对第二媒体流进行解码,并按照 与WebRTC终端协商的媒体编解码信息对解码后的第二媒体流进行编码,然 后使用媒体网关的SRTP密钥信息对编码后的第二媒体流进行加密后,通过 与WebRTC终端建立的连接将加密后的第二媒体流发送给WebRTC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媒体网关每接收到预设数量的数据帧时,向WebRTC终端请求一次关键 帧;其中,数据帧属于第一媒体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媒体网关与SIP终端协商的媒体编解码为H264 编解码,H264编解码采用零延迟和快速编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媒体网关分布式处理不同的媒体编解码任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媒体网关,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60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