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船舶调距桨稳距的前置式双向锁止阀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5717.5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5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窦增明;吴中专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船用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42 | 分类号: | F15B13/042;B63H3/0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王玉国 |
地址: | 21512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船舶 调距桨稳距 前置 双向 锁止阀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调距桨稳距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船舶调距桨稳距 的前置式双向锁止阀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为保证船舶航行的稳定性,船舶调距桨在航行过程中都需要稳距装置 将桨叶螺距固定在某一值。现有稳距装置安装形式有两种:第一种为安装 在轴上,此形式需要在轴上铣出一个安装平面,削弱了轴的强度;第二种 为安装在调距桨桨毂内,此形式一旦发生稳距装置故障,需要进船坞维修, 维修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船舶调距桨 稳距的前置式双向锁止阀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用于船舶调距桨稳距的前置式双向锁止阀装置,特点是:包括阀座、 连接板、两只液控单向阀,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从阀座端面 轴向安装于阀座内,阀座与连接板相连,配油短柱穿过配油密封套的内孔 与连接板连接,前双油管与配油短柱相连;
所述配油密封套内设有前腔和后腔,配油密封套上开有与前腔相连通 的B腔进出油口以及与后腔相连通的A腔进出油口;
所述配油短柱上设有与前腔相连通的前进出油口以及与后腔相连通 的后进出油口;
所述配油密封套的前腔经前进出油口与第一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相 通,且与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相通,第一液控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油 缸的有杆腔相通;
所述配油密封套的后腔经后进出油口与第二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相 通,且与第一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相通,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油 缸的无杆腔相通。
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船舶调距桨稳距的前置式双向锁止阀装置,其 中,所述配油短柱、连接板和阀座的内部设有将前进出油口与第一液控单 向阀的进油口和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相连通的油道。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船舶调距桨稳距的前置式双向锁止阀装置, 其中,所述配油短柱、连接板和阀座的内部设有将后进出油口与第二液控 单向阀的进油口和第一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相连通的油道。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船舶调距桨稳距的前置式双向锁止阀装置, 其中,所述阀座、连接板、配油短柱和前双油管的内部设有将第一液控单 向阀的出油口与油缸的有杆腔相连通的油道。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船舶调距桨稳距的前置式双向锁止阀装置, 其中,所述阀座、连接板、配油短柱和前双油管的内部设有将第二液控单 向阀的出油口与油缸的无杆腔相连通的油道。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船舶调距桨稳距的前置式双向锁止阀装置, 其中,所述配油短柱与连接板之间的连接端面设有密封凹槽,密封凹槽中 安装有O形密封圈。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船舶调距桨稳距的前置式双向锁止阀装置, 其中,所述阀座与连接板之间的连接端面设有密封凹槽,密封凹槽中安装 有O形密封圈。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船舶调距桨稳距的前置式双向锁止阀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与第二液控单向阀呈中心对称安装。
本发明船舶调距桨稳距的方法,调距桨桨叶向正车螺距变距时,高压 液压油从配油密封套上A腔进出油口进入A腔,经由后进出油口到达第二 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同时到达第一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打开第一液 控单向阀的逆向性能,从第二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进入的高压油从第二液 控单向阀的出油口到达油缸的无杆腔;其回油,液压油从油缸的有杆腔到 达已打开逆向性能的第一液控单向阀的出油口,然后从第一液控单向阀的 出油口流经前进出油口到达B腔,最后从B腔进出油口流回油箱;当桨叶 螺距到达指定螺距,A腔进出油口停止高压油进油,第一液控单向阀的进 油口无开启压力,关闭第一液控单向阀的逆向性能,第一液控单向阀、第 二液控单向阀的逆向性能均被关闭,故油液被锁在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 内,实现稳定桨叶螺距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船用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船用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57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