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生壳碾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5438.9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7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许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02 | 分类号: | B02C4/02;B02C4/30;B02C4/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生壳 碾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再生生物燃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花生壳碾碎装置。
背景技术
可再生生物燃料是指把秸秆、木屑、稻壳、花生壳等废弃物在常温或高温下压缩形成的 高密度燃料棒或颗粒。这种颗粒的燃烧值比传统的燃烧方式燃烧值高4倍,是一种燃烧方式 和热值均接近煤炭却基本无污染物排放的高品位清洁能源,为城市、农村生活用能及工业用 能提供了一种既环保又经济、安全的绿色消费方式,是国家提倡的新能源。
我国花生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产生的花生壳量非常巨大,由于花生壳不便于收集,因此 其利用价值不被人们看好,所以大部分花生壳则是以当废弃垃圾被处理,既浪费了资源,又 造成了环境污染。花生壳利用的第一步是碾碎,将废弃块状花生壳碾碎成颗粒状花生壳,然 后再作为可再生生物燃料利用,但是现有的花生壳碾碎过程基本上都是人工操作的,这种人 工加工花生壳方式存在加工难度大、加工时间长、劳动一种花生壳碾碎装置一种花生壳碾碎 装置强度大和工作效率低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花生壳碾碎装置,解决了现有花生壳加工方式存 在加工难度大、加工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和工作效率低等难题,可以实现花生的自动碾碎功 能,具有操作简便、加工时间短、工作效率高的无需人工操作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花生壳碾碎装置,包括安装 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中部安装有四个一号液压缸,四个一号液压缸的顶端安装有固定板, 四个一号液压缸起到支撑和调节固定板高度的作用,固定板上端面焊接有碾碎架,碾碎架的 上端均匀设置有三个半圆形碾碎通道;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传动支链, 两个传动支链之间焊接有固定轴,固定轴中部沿轴线方向通过轴承均匀安装有三个碾碎轮, 且三个碾碎轮下端分别与三个半圆形碾碎通道相对应,通过两个传动支链带动固定轴转动, 由于固定轴与碾碎轮之间设有轴承,使得固定轴带动三个碾碎轮在三个半圆形碾碎通道上转 动;所述传动支链包括焊接在安装板上的两根支撑柱,两根支撑柱上端安装有支撑面板,支 撑面板的两端对称焊接有两根L型支杆,两根L型支杆上端焊接有T型滑槽,T型滑槽内部 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T型滑柱,T型滑柱下端焊接在移动柱上,所述移动柱下端设置有 齿条,所述支撑面板的中部安装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 轴上通过键安装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 动齿轮带动齿条移动,齿条带动移动柱移动,移动柱在T型滑槽和T型滑柱的滑动配合下作 左右来回移动,两个传动支链上的移动柱再同步带动固定轴移动;所述安装板的左侧安放有 支撑架,支撑架的上端面左侧焊接有挡板,挡板的内壁上焊接凹型支架,挡板内壁上均匀安 装有三个二号液压缸,三个二号液压缸的中部均固定在凹型支架上,且三个二号液压缸的顶 端分别安装有三个圆形推片;当块状花生壳在三个半圆形碾碎通道碾碎好之后,一号液压缸 开始做向下伸缩运动,当圆形推片的轴线与对应半圆形碾碎通道的轴线相重合时一号液压缸 停止工作,然后二号液压缸开始运动,二号液压缸带动圆形推片运动,圆形推片将碾碎好的 颗粒状花生壳推至现有收集箱收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碾碎轮的横截面呈工字型,且碾碎轮的下端与对 应半圆形碾碎通道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5-10mm,使得碾碎轮与半圆形碾碎通道之间留有的空 隙用于安放块状花生壳,从而增加了块状花生壳的一次性碾碎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形推片的中心轴线与对应半圆形碾碎通道的中 心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圆形推片的直径与半圆形碾碎通道的内径相等,保证了圆形推片 能将碾碎好的颗粒状花生壳全部推出半圆形碾碎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大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54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