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稻田养鱼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4626.X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6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庆海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1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稻田 养鱼 方法 | ||
1.一种新型稻田养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田地准备: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保水保肥、耕作层深厚不漏水的潮土田,在所述田地上每亩均匀施撒1500~2000kg的沤制发酵腐熟农家肥,然后深耕整地;
(2)田地改造:在上述施肥深耕后的田地四周打埂、夯实、加高,并设置栏鱼栅,然后将田埂内侧四周及田地中心挖出宽度为60~110cm,深度为60~70cm的环田鱼沟和“十”字形鱼沟,所述环田鱼沟和所述“十”字形鱼沟相连通;所述环田鱼沟和所述“十”字形鱼沟将所述田地分成四个独立的区域作为水稻种植区;
(3)水稻种植:在上述四个独立的水稻种植区进行人工插秧,插秧密度为9~11万株/hm2;
(4)鱼苗放养:选择身长为3~5cm的鱼苗,放养在步骤(2)中挖制的环田鱼沟和“十”字形鱼沟内,放养密度为700~900尾;
(5)饲养管理:鱼除摄食田中的天然饵料外,为提高鱼产量,还需每日对鱼苗“定点、定时、定量”投喂饵料,一般在插秧后20~30天开始投饵,将饵料投在鱼溜或鱼沟内,每天上午8~9时和下午3~4时各投喂一次;
(6)日常管理:每日巡视田埂及检查拦鱼网栅,防止漏水和溢水逃鱼,特别是大雨天要及时排水,注意清除堵塞网栅的杂物,保持排水畅通;稻田中田鼠和黄鳝都会在田埂上打洞,造成漏水逃鱼,应仔细检查及时堵塞;每3~5天,将稻田内的水全部放至所述鱼沟内,然后采用抽水机将鱼沟中下部的养殖水抽至稻田内,并达到稻田正常水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稻田养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拦鱼栅用竹篾、尼龙网来制作,长度为排水口的3倍,使之成弧形,高度要超过田埂10-20cm,底部插入硬泥土15-2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稻田养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选用鱼苗品种为鲤鱼、草鱼和鲢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稻田养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鱼苗放养前先以质量百分含量为3-5%的生理盐水浸泡30分钟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稻田养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日投饵量占池鱼体重的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庆海,未经曾庆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462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库岸消落带梯级植树方法
- 下一篇:一种温室大棚后坡护植利用方法及大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