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辅助绕组TiBuck‑Flyback单级LED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4620.2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7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林维明;吴南冰;李银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辅助 绕组 tibuck flyback led 驱动 电路 | ||
1.一种辅助绕组复合TiBuck与Flyback的单级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源uin、整流桥BD1、变压器Tr、功率MOS开关管S1、功率MOS开关管S2、功率二极管D1、功率二极管D2、功率二极管D3、功率二极管D4、电解电容Cs1、电解电容Cs2、电解电容Cs3、输出电容Co2、输出电感Lo、输出负载LED;所述整流桥BD1的正向输出端连接变压器Tr的原边同名端;所述变压器Tr的原边非同名端连接功率MOS开关管S1的漏极;所述功率MOS开关管S1的源极连接到所述整流桥BD1的负向输出端;所述变压器Tr副边绕组Ns1的非同名端连接功率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功率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解电容CS1的正极、输出负载LED的阳极;所述变压器Tr副边绕组Ns1的同名端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s1的负极、输出电感Lo的一端、输出电容Co2的一端;所述变压器Tr带中心抽头的副边辅助绕组Ns2绕组的非同名端连接功率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功率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电解电容Cs2的正极、功率MOS开关管S2的漏极;所述变压器Tr带中心抽头的副边辅助绕组的Ns3绕组的同名端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s2的负极、电解电容Cs3的负极、所述输出电容Co2的另一端、所述输出负载LED的阴极以及副边参考地;所述Ns2绕组的同名端和所述Ns3绕组的非同名端相连,形成副边辅助绕组的中心抽头;所述变压器Tr副边辅助绕组的中心抽头连接功率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功率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s3的正极、功率二极管D4的阳极;所述功率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所述功率MOS开关管S2的源级、所述输出电感Lo的另一端;所述LED的阳极经过一分压电路连接至一电压补偿电路的正相输入端;所述电解电容CS2的正极和所述电解电容CS1的负极经过一差分采样电路连接至所述电压补偿电路的负相输入端;所述电压补偿电路的输出端经过光耦隔离连接至一PFC模块,生成驱动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绕组复合TiBuck与Flyback的单级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绕组复合TiBuck与Flyback的单级LED驱动电路的TiBuck电路采用恒流控制,采集所述输出LED负载的电流信号,连接至一电流环电路,所述电流环电路的输出信号用于生成驱动所述功率MOS开关管S2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绕组复合TiBuck与Flyback的单级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Tr是高频变压器,其原副边同名端是反方向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绕组复合TiBuck与Flyback的单级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中心抽头的副边辅助绕组由绕组Ns2和绕组Ns3两部分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绕组复合TiBuck与Flyback的单级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二极管D1、功率二极管D2、功率二极管D3、功率二极管D4均为快恢复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462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磁悬浮LED灯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基于多通道LED的对色灯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