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型电池的正极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4214.6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2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卞永岩;刘慰兵;彭军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卫东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3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4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电池 正极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型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封型电池的正极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可充放电的密封型电池,一般由横剖面形状为长圆形或长方形的金属制的外壳、对外壳的一端开口进行封口的金属制的封口板、极板组(正极板、负极板)以及外部连接端子构成,将极板组与电解液一起收容在外壳内,而正极板和负极板分别通过外部正极端子和外部负极端子连接至外部,外部正极端子和外部负极端子分别固定在外壳的两侧的长侧面上,通过外壳的开孔分别与正极板和负极板接触。
如专利200580031803.2公开的一种密封型电池,参照其说明书附图5和6所示,其正极电板有四个弹性部分131,主盒部件111开有通孔111ek,每个外部正极端子140由一端封闭的中空柱形部分141和从柱形部分141另一端向外径向延伸的凸缘143组成,将柱形部分141装配在主盒部件111的通孔111ek中,从而将绝缘密封部件145置于电池盒110和柱形部分之间,柱形部分141的左端形成径向向外延伸的压缩形变部分141h,其压缩部分141h抵置于第三侧壁111e内表面和压缩形变部分141之间的密封部件145。该密封电池的正极连接结构中,外部正极端子140安装时,将其从通孔111ek插入,施加到柱形部分141内部的流体压力下,从盒内部轴向按压柱形部分141的一端,从而其径向向外膨胀并进一步轴向压缩和形变,形成压缩形变部分,如此才能通过主盒部件111将密封部件145压缩在凸缘143和压缩形变部分141h之间。
上述密封性电池的正极连接结构虽然具有就好的密封性,但是其正极端子结构复杂,对单块材料利用流体压力使其变形,加工难度非常大,精度要求极高,这不仅使得生产效率的下降,而且制造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其还不易于拆卸维修,往往只能做一次性使用,无法回收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特别研制出一种结构更为简单,容易加工以及方便维修的密封性电池的正极连接结构,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密封型电池的正极连接结构,其结构更简单,容易加工且方便维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密封型电池的正极连接结构,由外部正极端子、正极板、电池壳体及绝缘密封件组成,正极板收容在电池壳体内,电池壳体长侧面开设通孔;所述外部正极端子中间形成内凹部,内凹部插入电池壳体的通孔,且内凹部的内侧壁与正极板外侧壁接触,所述电磁壳体侧面的上沿和下沿均形成扣紧部,内凹部插入通孔后扣紧部将外部正极端子的上下两边扣紧,绝缘密封件夹持在正极板与外部正极端子之间。
所述扣紧部为变形材料制成的压条,正极端子的上下两边对应压条形成凸条。
所述内凹部包括柱形部分和平面部分,柱形部分内侧与绝缘密封件紧配合,平面部分内侧壁与正极板外侧壁紧配合。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的外部正极端子在组装前冲压成型内凹部,组装时,内凹部插入电池壳体的通孔直至与正极板接触,然后通过扣紧部将外部正极端子的上下两边扣紧,如此,即完成外部正极端子与正极板的连接,在维修时,将扣紧部打开,即可取出外部正极端子,方便易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结构简单,相比传统复杂的正极连接结构,加工更容易,保证安装精度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方便维修,使电池能够多次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未组装外部正极端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的俯剖视图;
图4是图3的B处放大图;
图5是图2的C-C方向剖视图。
标号说明
外部正极端子1,内凹部11,柱形部分111,平面部分112,凸条12,正极板2,电池壳体3,通孔31,扣紧部32,绝缘密封件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5所示,本发明揭示的密封型电池的正极连接结构,由外部正极端子1、正极板2、电池壳体3及绝缘密封件4组成,正极板2收容在电池壳体3内,电池壳体3长侧面开设通孔31;所述外部正极端子1中间形成内凹部11,内凹部11插入电池壳体的通孔31,且内凹部11的内侧壁与正极板2外侧壁接触,所述电磁壳体3侧面的上沿和下沿均形成扣紧部32,内凹部11插入通孔31后扣紧部32将外部正极端子1的上下两边扣紧,绝缘密封件4夹持在正极板2与外部正极端子1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卫东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卫东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42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高安全性的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一种扣式可充电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