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油轴承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3361.1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5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赵成龙;王治强;郑伟;申登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睿动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7/12 | 分类号: | F16C17/12;F16C33/04;F16N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油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油轴承,属于滑动轴承领域。
背景技术
含油轴承即多孔质轴承(PorousBearing),自从1870年问世以来,它 被广泛应用于运输机械、家用电器、音响设备、食品机械、印刷机械、汽车、 仪器仪表、纺织机械、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随着机械、汽车、电子等行业 向着微型化、高精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对含油轴承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广。
含油轴承的基体被加工成多孔的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渗透度,制成后 用适当的润滑剂(一般用润滑油)加以浸渍,使润滑剂充填到基体的孔隙中 储存起来。它具有自我润滑的优点,其表现为油在运行中从孔中渗出并在摩 擦面进行润滑,运行一停止,油就又被吸入多孔基体中储存起来,故润滑油 的流失量一般很少,用少量的油就能进行长时间的润滑。相对于滚动轴承, 含油轴承具有噪声低、尺寸小、结构简单、生产工艺性优越、不会发热胶着、 价格便宜,适合大批量生产等特点。
含油轴承主要应用于较低载荷、较低速度、供油困难与避免润滑油污染 的场合。只是因为含油轴承的多孔性,使得它产生了诸如承载能力低、摩擦 损耗大、寿命低等缺陷。
含油轴承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整体结构形式,另一种是对开结 构形式。附图1和附图2为现有含油轴承示意图。含油轴承在粉末烧结后, 为保证内孔的尺寸精度,需要对轴承内孔进行一次整形处理,而这个整形过 程中有一部分空隙会出现挤压堵塞现象,即在含油轴承的内孔形成内孔封堵 层2。故而采用传统结构的轴承,每只轴承空隙被堵塞的比例是随机的,当某 个轴承空隙堵塞过多时,其出油速度就会比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一种含油轴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油轴承,包括内孔, 该内孔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一区和多个第二区;所述第一区向所述内孔的孔腔 方向凸出。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区和第二区间隔设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油轴承,包括内孔, 该内孔沿周向设有多个用于承载载荷的第一区和多个用于容纳润滑油的第二 区;所述第二区内设有微孔;所述第二区在环境温度零下40℃,且所述内孔 内容纳的轴的转速达到900转/分钟时,10秒钟之内出润滑油。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区和第二区间隔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区向所述内孔的孔腔方向凸出。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本发明的含油轴承可以确保1/4~1/3的内孔处的孔隙不被堵塞,这样可 以提升产品的出油速度,从而减少轴承出油慢的故障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含油轴承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含油轴承剖视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含油轴承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含油轴承;2、内孔封堵层;3、第一区;4、第二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 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 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 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 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 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 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 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 范畴。
实施例一:一种含油轴承
参见附图3所示,一种含油轴承1,包括内孔,该内孔沿周向设有多个第 一区3和多个第二区4;所述第一区向所述内孔的孔腔方向凸出。所述第一区 和第二区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睿动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睿动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33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