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竹的林下仿野生规范化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2995.5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6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禹玉华;孙勇军;黄新发;曾宋君;廖景平;熊秉红;李素文;陈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韶关市信展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7/00;A23B7/02;C05G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 |
地址: | 51065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竹 林下 野生 规范化 种植 方法 | ||
1.一种玉竹的林下仿野生规范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苗繁育
(1)品种选择:选择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优良品种猪屎尾参;
(2)繁殖方法:采用地下根茎繁殖法,即选用当年生的猪屎尾参地下根茎,顶芽粗壮,无病斑、虫伤和机械伤,色泽黄白,个体大小均匀,重量在10g以上,有2-3个节的带有部分须根的肥大新鲜嫩根茎作种茎,种茎必须选当年生、芽端整齐、略向内凹的粗壮分枝,种茎挖出后,当天切下种植或在室内阴凉处摊晾3~5天后栽种,每亩种茎用量为200-250kg;
(3)种茎处理:猪屎尾参种茎选好后,在种植前采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稀释液,将种茎浸泡5~8分钟,进行一次药剂杀菌消毒处理;
二、栽培
(1)选地
林地类型要求:选择海拔300米至1000米,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坡度平缓,背风向阳,3年生~5年生的杉树人工商品林幼林地,杉树林株行距为1.67米×2米,郁闭度0.3至0.5;或3年生~4年生高脂松人工商品林幼林地,其株行距为1.5米×2米,郁闭度0.3至0.5;
土壤条件要求: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土壤疏松、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砂质壤土或壤土,pH值在5.5-7.8之间,土壤环境质量要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
空气环境质量要求:玉竹仿野生原生态规范化种植基地周围空气无污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即大气质量指数Ⅱ为0.6-1.0之间;
水质条件要求:有可供灌溉的水源及设施,水质无污染,灌溉水质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5084-2005)中的二类标准;
其他条件要求:在玉竹规范化种植地周围10公里以内无污染的工矿企业,无“三废”污染,无垃圾场;
(2)整地与施基肥
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较高、排水良好的幼龄商品林山地、在种植前2-3个月进行深翻整地,晒白,再耙细平整,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800千克~2000千克,有机复合肥60千克~80千克,然后,用人工或牛耙或小型农机具将肥料与土壤混匀,并耙细耙平;
(3)种植
种植时间:于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在林间空地挖穴种植,宜选择在阴天或小雨天进行;
种植方式:在林间空地开行沟种植,行距为28~35厘米,株距为8-10厘米,将种茎斜排入土穴中,每穴放入一条带有须根的种茎,种植深度为5-6厘米,每亩种茎用量为250-300千克,种完后,采用腐殖质和枯枝落叶进行覆盖,以保持土壤湿润,控制杂草生长,覆盖层厚3-5厘米;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时间:待玉竹齐苗后,即于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进行第一次浅表土中耕除草;第二次除草时间为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
杂草处理方法:每次清除的杂草,需集中堆放,用于晒干焚烧作草木灰或经充分腐熟作农家肥,不宜随意堆放于畦面或沟内;
(2)追肥
追肥时间和次数:于种植后第二年10月至11月清除杂草后,追施有机复合肥,每亩用量为80千克至100千克;
(3)培土
追肥完成后,将空地中的细土和腐殖质土培于玉竹植株周围,培土深度为2厘米~3厘米;
(4)灌溉与排水
灌溉:用于灌溉的水,其水质必须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5084~1992)中的二类标准,由于在林下种植,在玉竹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靠自然降水,基本上不需灌溉,如遇持续时间较长的高温干旱天气,则进行灌溉2-3次,每次灌溉以将地面以下10厘米~15厘米的耕作层浇透为宜;
排水:在林下山地采用仿野生有机种植玉竹,由于自然排水条件较好,通常不需要人工排水,若局地排水不畅通,应及时疏通,以防积水,以免影响玉竹生长发育;
(5)病虫害防治
由于选用的种植林地,其自然生态环境优良,选用的种茎健壮且经过杀菌处理,因此,新种的玉竹未发生任何病虫害;
四、采收
采收时间:栽种2-3周年后,秋季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时,选择在晴天,土壤湿度适宜时进行收获,先割去地上部分茎秆,用耙头从下往上撬的方法,挖出根茎,边挖边退,并抖去泥土,以防折断,获得根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韶关市信展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韶关市信展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299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生的灌溉技术
- 下一篇:一种君子兰促花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