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龙果的排式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2866.6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3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锐;许洞云;高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信红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丙林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龙果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火龙果的 排式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火龙果(拉丁文名:HylocereusundulatusBritt),又称红龙果、 龙珠果、仙蜜果、玉龙果。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植物。果实呈椭圆 形,直径10-12cm,外观为红色或黄色,有绿色、圆角、三角形的 叶状体,白色、红色或黄色果肉,具有黑色种子的水果。火龙果因 其外表肉质鳞片似蛟龙外鳞而得名。她光洁而巨大的花朵绽放时, 飘香四溢,盆栽观赏使人有吉祥之感,所以也称“吉祥果”。火龙果 因外表像一团愤怒的红色火球而得名。里面的果肉就像是香甜的奶 油,但又布满了黑色的小籽。质地温和,口味清香。
火龙果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 蛋白以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火龙果属于凉 性水果,在自然状态下,果实于夏秋成熟,味甜,多汁。原产地中 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巴拿马、厄瓜多尔、古巴、哥伦比 亚等地。后传入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的台湾省,中国大 陆的海南、广西、广东、福建、云南等省区。
目前,火龙果的主要栽培方法为单立柱单层或单立柱双层栽培, 但是这些栽培方法往往形成的土地利用率比较低,种植株数减少, 不利于管护,造成植株内部通风不畅,光照不均,产量低下,经济 可行性低等问题的发生。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龙果的排式栽培方法,该栽培方 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技术问题,通过排式搭架、排式栽 培以及枝条定型控制修剪三个步骤的有机衔接进行栽培,不但增强 了种植结构的合理性,而且增加了产量,更利于抚育管理、通风更 加通畅,光照充足,扩大了火龙果的种植面积,提高了种植效率, 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值得广泛推荐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为实现火龙果增产提供了可靠的栽培方法,成本低,操作方便,技 术含量低,无需配备专业人员也可实现操作,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投 入。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龙果的排式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A)在种植地呈排式竖直插入多根水泥柱,每根水泥柱之间 间隔2-3m,所述水泥柱的顶部依次采用钢线连接固定;
(B)与所述钢线平行的地面起垄,垄中心位置处依次间隔 0.3-0.4m的距离栽火龙果苗株,所述火龙果苗株采用竹签捆绑引导;
(C)待火龙果苗株的主枝生长高度超过所述钢线0.4-0.5m时, 进行封顶修剪,施肥浇水,待火龙果成熟采收即可。
现有技术中的单立柱单层或单立柱双层栽培火龙果的方式,一 般在每根立柱的周围栽培4-6个植株,并且立柱与立柱之间的距离 也相对比较远,这样稀疏种植的方式往往形成的土地利用率比较低, 种植株数会比较少,还有主要的问题在于,虽然整体种植植株少但 是簇拥在每根立柱周围的植株又比较拥挤,会出现光照不均,通风 不畅等问题,并没达到合理利用种植区域的目的。本发明为了解决 以上出现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种植地资源优化配置的 火龙果的排式栽培方法,摒弃了以往单立柱的种植方式,而是采用 排式种植的方式,这样能将种植地合理分配资源,不浪费每一寸土 地,而且每一个植株均匀排列,不会因为植株之间过于拥挤抢夺养 分、阳光等资源,造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这种栽培方法适于大力 推广给农户使用,为农户创造了更广阔的经济效益。另外,本发明 这种排式种植植株排列更加整齐,长势也比较好控制,不会出现各 个植株生长方向不一,不利于后续管理修剪的现象发生,降低了劳 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信红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信红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28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