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柱锂电池活化自动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2830.8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4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徐敖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宁远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锂电池 活化 自动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柱锂电池活化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柱锂电池活化自动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绿色高能环保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自放电少等突出的优点,是摄像机、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测量仪等电子装置小型轻量化的理想电源,也是未来电动汽车、军用的理想轻型高能动力源。
一般,锂离子电池经注电解液后,应放置在高温房中一段时间,以便电解液能充分湿润正负极片和隔离膜,这个过程就称为活化工序,是为了使电池具有稳定的可充放电特性的前置步骤。
目前,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活化一般是由人工将注完电解液的电池放入车间周转箱内,并由人工运至高温房中,电池在高温房中存放1~5天后,再由人工运出高温房进入下道工序,期间需要借助大量的劳动力进行电池的搬运,劳动强度高,且为了提高容量比较大的电池的活化效果,需要人工在高温房存放期间进行多次翻滚,使电解液充分浸润正负极片和隔离膜。这种工艺需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且劳动强度大,电池堆放占用空间大,且能耗高,活化效率低,为了提高锂电池的活化效率及活化效果,同时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用机械取代人工劳动力,有必要提出一种圆柱锂电池活化自动生产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圆柱锂电池活化自 动生产装置,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圆柱锂电池活化人工劳动强度高,自动化程度低,活化效果较低且活化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圆柱锂电池活化自动生产装置,包括电池入料机构、电池提升传送机构和分层式长距离输送机构,所述的电池入料机构、电池提升传送机构和分层式长距离输送机构从左至右依次连接,所述的电池入料机构由入料提升机、机械手、电池定位模和气缸组成,所述的机械手和气缸固定安装在入料提升机上,所述的电池定位模安装于入料提升机的前端,所述的气缸位于电池定位模左侧,所述的电池提升传送机构由底座、固定支架、减速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齿形同步传送带组成,所述的固定支架和减速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固定支架的下端安装一主动轮,上端安装一从动轮,所述的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齿形同步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的减速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传动装置与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的分层式长距离输送机构由基座、活化塔、转向机构、链条张紧机构、减速传动机构和带耳链条组成,所述的活化塔内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转向机构,每个转向机构上等间距开设有若干圆弧转向槽,所述的转向槽内安装有转向轮,所述的活化塔的左侧上端开设一入料口,右侧下端开设一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处安装一主动链轮,所述的活化塔的外侧安装有若干传递轮,所述的基座内安装一链条张紧机构,所述的带耳链条依次连接转向轮、主动链轮、链条张紧机构和传递轮,并首尾连接,所述的主动链轮与安装在基座内的减速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的带耳链条上等间距安装一隔离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齿形同步传送带的带数与带耳链条的链条数相同,可为1条,也可为多条。
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化塔内的左右两侧的转向机构上的圆弧转向槽相互交错排列,且数量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电池定位模的下端安装一用于感应电池入位的感应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齿形同步传送带的上端位于入料口的左侧。
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化塔上的入料口、出料口及转向机构上的圆弧转向槽的下端均安装一承托板,所述的承托板的另一端呈导弧状,且向带耳链条前进的方向向下倾斜。
作为优选,所述的承托板均通过加强筋与活化塔上的竖直支架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承托板的倾斜角度为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圆柱锂电池活化自动生产装置,结构合理,通过电池入料机构轻松实现圆柱电池入料,由机械手抓去入料提升机上的电池放入电池定位模上,经气缸将圆柱电池推入电池提升传送机构上,通过齿形同步传送带和减速驱动电机实现圆柱电池的提升上料,再由分层式长距离输送机构承接齿形同步传送带上的圆柱电池进入活化塔进行迂回式活化处理,最后通过出料口输出,自动化、一体化程度高,全过程无需人工劳动力投入就可轻松实现圆柱电池的活化处理,且圆柱电池在活化塔内迂回式滚动,能使电解液充分浸润正负极板和隔膜,活化效果大大提升,且可通过多条齿形同步传送带和等数量的带耳链条,连续性投入圆柱电池,大大提高了电池的活化效率。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宁远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宁远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28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