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高温相变式储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2698.0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9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鈜;雷小明;刘晓龙;马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启能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F28F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1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相变 式储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变式储热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中高温相变式储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相变式储热装置包括外壳、内胆和盘管,内胆内填充相变材料,盘管埋设在相变材料中,由于内胆容器及盘管组件的结构设计不太成熟,具有以下典型缺陷:1、换热盘管在容器中分布不均匀,难以做到高效均匀换热;2、管材焊接点长期浸泡在相变材料中引起泄漏,导热介质与相变材料之间接触,降低储热装置的寿命;3、焊点不浸泡在相变材料中,但焊点处于内胆中,若焊点泄漏,同样会造成导热介质与相变材料接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换热均匀、使用寿命长的中高温相变式储热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中高温相变式储热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的内胆和盘管,所述的内胆内填充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管设有多个,各盘管均包括储热管以及用于焊接进水主流管或出水主流管的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与储热管一体化连接,所述的储热管埋设在相变材料中,各储热管形状相同且相互交错排列,换热空间相互弥补。
所述的连接管与进水主流管或出水主流管之间的焊接点设置在内胆外部。
所述的连接管包括至少一个上扬过渡段,所述的上扬过渡段第一末端到焊接点的流程距离小于第二末端到焊接点的流程距离,第一末端的高度低于第二末端的高度,第一末端设置在内胆外部,即:在连接管从焊接点到储热管的管路流程上,有一段呈现从空间低点到空间高点过渡的布局,若焊接点处流体即导热介质泄漏,则流体会流向第一末端即空间低点,而不会流向储热管,从而避免流体与内胆内的相变材料接触造成污染。
所述的相变材料内埋设用于测量相变材料温度的探温盲管,置于装置中心孔与一角边连线上。
所述的探温盲管内设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的盘管为金属管或合金管。
所述的内胆与外壳之间设有保温层。
所述的保温层为硅酸铝棉保温层、聚氨酯保温层、气凝胶保温层、VIP真空保温板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的外壳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方形、板形等形状。
所述的外壳下方设有底座。
本发明的相变式储热装置在实际应用中,能实现以下功能:
充热:利用工业余热或锅炉热使热水通过盘管加热相变材料,相变材料吸收热量后温度逐渐升高至相变温度点,发生相变并继续吸热,相变完全后仍可继续升温吸热,完成储热过程。
放热:当需用热水或热蒸汽时,通过控制阀门开关将冷水通过盘管从相变材料吸取热量升温成热水或热蒸汽供人们使用,实现即热功能;随着冷水不断的吸热相变材料温度下降,在相变温度点发生相变,并释放出潜热,相变过程中和相变结束后相变材料温度继续下降释放热量,完成放热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各储热管形状相同且相互交错排列,换热空间相互弥补,增强换热密度和换热均匀性,提高相变材料利用率。
(2)优化了盘管换热组件的设计结构,避免了现有相变储热装置中焊点浸泡在相变材料内部的缺陷,且将所有焊点移出到内胆外,并通过盘管的形状和结构设计,彻底避免因焊接引起泄漏导致换热介质与相变材料接触,使相变储热装置后期的维护更加方便易行,降低使用风险,延长了相变储热装置的使用寿命。
(3)添加了加固结构和防护处理,如保温层和底座,确保相变储热装置工作过程中的稳固性和使用安全性能。
(4)相变材料内埋设用于测量相变材料温度的探温盲管,用温探线插入温探盲管,可实时探测热库内部相变材料温度。
(5)结构设计简单新颖,解决了现有相变储热装置的缺陷,大大提高相变储热装置的换热效果,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a)为实施例1的盘管形状示意图;
图1(b)为实施例2的盘管形状示意图;
图1(c)为实施例3的盘管形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盘管与进水主流管、出水主流管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多组盘管相互位置第一种情况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多组盘管相互位置第二种情况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启能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启能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26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