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棱镜片、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2574.2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6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戴永辉;陈蔚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2 | 分类号: | F21V5/02;F21S8/00;F21V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鲁异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棱镜 背光 模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棱镜片、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使用该棱镜片,其中棱镜片包含具有出光面的本体,和彼此间隔地形成于该本体的出光面上并且沿相同方向延伸的多个微结构。其中,该出光面具有形成于每两个相邻微结构之间的多个平坦区。定义平行于所述微结构的延伸方向的参考线,所述平坦区的宽度以朝着远离该参考线的方向而渐宽;换言之,所述微结构的排列密度以朝着远离该参考线的方向而渐疏。通过所述微结构对光线的引导的效果,能同时兼顾中央辉度和视角,并且能通过该棱镜片制成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设备,特别是指一种棱镜片、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参照图1,为公知的背光模组1,包含光源11、用于引导该光源11所发出的光线的导光板12,以及设置于该导光板12前方的第一扩散片13、设置于该第一扩散板13前方的第一棱镜片14,以及设置于该第一棱镜片14前方的第二扩散片15。其中,由于单纯由该导光板12和该第一扩散片13引导光线会使得辉度不佳,因此,该第一棱镜片14具有彼此等距间隔形成在表面上并且以垂直于光线的入射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微结构141,以使光线产生折射,通过改变光线出射的角度而产生聚光效果,并通过该第二扩散片15增加出射光的方向性以提供均匀且中央辉度佳的光场。
参照图2,为了考虑到垂直于光线入射方向的中央辉度,该背光模组1还包含设置于该第一棱镜片14与该第二扩散片15之间的第二棱镜片16。而该第二棱镜片16具有彼此等距间隔形成在表面上并且以平行于光线的入射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微结构161。光线经过所述第二微结构161时,会产生折射而在垂直于光线的入射方向产生聚光效果,会牺牲视角而提高正视辉度。然而,对于设置该第二棱镜片16的该背光模组1,虽然在垂直和平行于光线的入射方向上均缩小视角而提高了辉度,但是在制成显示器时,却也造成了视角变小的问题,因而影响显示器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同时兼顾画面中央正视辉度以及视角的棱镜片。
于是,本发明的棱镜片包含具有出光面的本体,和彼此间隔地形成于该本体的出光面上并且沿相同方向延伸的多个微结构。其中,该出光面具有形成于每两个相邻微结构之间的多个平坦区。定义平行于所述微结构的延伸方向的参考线,所述平坦区的宽度以朝远离该参考线的方向而渐宽。
于是,本发明的棱镜片包含具有出光面的本体,和彼此间隔地形成于该本体的出光面上并且沿相同方向延伸的多个微结构。定义平行于所述微结构的延伸方向的参考线,所述微结构的排列密度以朝着远离该参考线的方向而渐疏。
当光线通过每一个微结构时,会产生使光线汇聚的效果,因此在设置有所述微结构的位置处能有效地汇聚光线而提高辉度。另外,当光线通过每一个平坦区时,会产生使光线扩散的效果,因此在所述平坦区的位置处,光线会朝向两侧出射而使可视角度变广。本发明的棱镜片的所述微结构的排列密度是以朝着远离该参考线的方向而渐疏,也就是说,所述微结构在靠近该参考线的范围内分布较密,能有效地汇聚光线而提高中央辉度。而所述平坦区的宽度以朝着远离该参考线的方向而渐宽,在越靠近两侧的范围内越能有效地提高可视角度,因此能实现同时兼顾画面中央正视辉度和左右两侧视角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同时兼顾画面中央正视辉度和视角的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设备。
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包含光源、用于以引导该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的导光板,以及如前文所述的本发明的棱镜片。而本发明的显示设备包含显示面板,以及如前文所述的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其中,该显示面板位于该棱镜片的前方。通过本发明的棱镜片能实现同时兼顾画面中央正视辉度和视角的效果,使得本发明的背光模组能提供兼顾中央辉度以及视角的光源,而以该背光模组所制成的本发明的显示设备,则因此能提供兼顾画面中央正视辉度以及视角的显示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25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