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52218.0 申请日: 2016-01-26
公开(公告)号: CN105435209A 公开(公告)日: 2016-03-30
发明(设计)人: 曲林;刘文亮;王丽娜;凌雪宇;秦绪江;单钰毓;李殿明;刘洪伟 申请(专利权)人: 哈药集团中药二厂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P17/00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代理人: 侯静
地址: 150078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荨麻疹 中药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荨麻疹(urticaria)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限局性水肿反应。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疹块损害,骤然发生,迅速消退,瘙痒剧烈,愈后不留任何痕迹。

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前者经数天或数周可治愈,后者则反复发作持续数月。急性荨麻疹在所有荨麻疹中约占1/3,慢性荨麻疹发病约占荨麻疹的2/3。风团反复发生,时多时少,常经年累月不愈,可达2个月以上。在经过中时轻时重,如晨起或临睡前加重,有的无一定规律,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大多数患者找不到病因。此外,临床上尚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荨麻疹:人工性荨麻疹、蛋白胨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压迫性荨麻疹、血清病性荨麻疹、接触性荨麻疹等。荨麻疹属于内病外显的内科疾病,虽然表现在皮肤上,其实,病本在身体内部。患者是由于环境、病灶、饮食等诸多因素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脏腑代谢功能失调,皮肤脉络微循环障碍,使机体应排泄的内毒素积聚于皮肤而发生的。中医用透发法治疗。中医透发法是利用一些中药相互配伍,将体内失衡因素向外表达,因势利导,透邪外出,即“遂其愿”、“顺其性”,起到开门逐盗之功。这样使得机体状态平衡后,病情便不易复发,更不会恶化。

目前,在国内临床上使用的主要治疗荨麻疹的药,多为西药脱敏药,如盐酸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这些药物治疗产生的多种副作用如嗜睡、口干、头晕等常常让荨麻疹患者望而却步。几乎所有治疗过敏疾病的西药长期使用都会产生依赖性和耐药性,而一旦停药立刻会出现症状反复,所以西药治标不治本。中药治疗荨麻疹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从根相上调理脏腑功能,平衡阴阳,中药治疗荨麻疹最大的优势是疗效稳定,愈后不易复发。并且中药没有副作用,不会产生依赖性,还能解决患者以往服用西药产生的副作用。在服中药后逐渐减量西药,直到停服西药,逐渐摆脱西药困扰和依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复方。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它按重量份数是由以下组分组成:黄芪20-30份、白术15-25份、党参5-15份、升麻5-15份、甘草10-20份、当归5-15份、川芎10-20份、白芍5-15份、茯苓5-15份、白鲜皮5-15份、防风10-20份、荆芥5-15份、柴胡5-15份、桔梗10-20份、熟地5-15份、白芷5-15份、刺蒺藜10-20份、桂枝20-30份、浮萍10-20份、生姜2-7份、大枣1-3份和桑枝20-30份。

本发明中药可以口服给药方式施用于需要这种治疗的患者,优选口服制剂。用于口服给药时,可将其制成常规的固体制剂,包括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本发明中药复方的制剂可采用现有制药领域中的常规方法生产,需要的时候可以添加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渗透压调节剂、增溶剂、抗氧剂、抑菌剂、乳化剂、助悬剂、润滑剂等。

本发明中药原料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临床用于脾胃气虚、脾肺气虚,中气下陷,气不摄血,期许发热;自汗,盗汗;气血不足所致疮痈不溃或愧疚不敛;气虚水肿、小便不利;气血双亏,血虚萎黄,血痹肢麻,半身不遂,消渴。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临床用于脾胃气虚的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脾虚水肿,痰饮;表虚自汗;脾虚气弱的胎动不安。

党参:甘、平。归脾、肺经。补中益气,生津养血。临床用于脾气亏虚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肺气亏虚的气短喘粗、脉虚自汗;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血虚萎黄、头晕心慌。

升麻: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临床上用于风热头痛,麻疹透发不畅;热毒疮肿,丹毒,痄腮,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温毒发斑;气虚下陷之久泻脱肛、崩漏下血及胃下垂、子宫脱垂等。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临床上用于心气虚的心动悸、脉结代;脾虚乏力、食少便溏;咳嗽气喘;疮痈肿毒、食物或药物中毒;脘腹或四肢挛急疼痛;调和诸药。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临床上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瘀血作痛、跌打损伤、痹痛麻木;痈疽疮疡;血虚肠燥便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药集团中药二厂,未经哈药集团中药二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22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