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藻深度脱水及干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1759.1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3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边博;吴海锁;张琴;姜伟立;程伟;范亚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C02F1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化 深度脱水 蓝藻 隔膜板框 蓝藻资源 石英玻璃 桨叶式 调理 负压 絮凝 压滤 成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藻深度脱水及干化的方法,它包括絮凝调理、高压隔膜板框压滤、石英玻璃箱式干化和负压桨叶式干燥等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组合化工艺,方法简单成熟,实施成本低廉,可为蓝藻资源化利用提供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蓝藻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藻深度脱水及干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这些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化肥农药等的恣意使用,许多水体的富营养程度得到加深,这自然会造成蓝藻爆发事件频发。
蓝藻具有丰富的潜在资源,其富含大量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多糖类物质和矿物质等,可用来生产众多生物质和能源能料。然而,在对蓝藻中有用物质进行提取之前,无疑需先对其进行脱水干燥。这不仅解决了蓝藻大量堆积对环境造成危害的问题,也使蓝藻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目前,对打捞出水的蓝藻进行脱水干燥的方法已经有很多研究。有研究方法为向蓝藻中加入氧化剂,并进行微波辐射处理,最后进行压滤脱水来实现脱毒和脱水,但该法使用微波等处理方式,耗能大、成本高;还有研究方法为将打捞起来的蓝藻经过浓缩处理后与载体混合,并晾铺于筛网上进行自然干燥,但存在占地面积大、干燥时间久的缺点;同时也有将热调质后的蓝藻通过机械压滤再干燥以达到深度脱水的目的,然而该法需消耗大量能源,且脱水效果不太理想。因此,研究新的高效快速低耗的蓝藻深度脱水及干化技术,对蓝藻后续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蓝藻深度脱水及干化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成本高,时间久和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蓝藻深度脱水及干化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絮凝调理:向藻水分离站排出的蓝藻浆液中加入絮凝剂调理10~20min;
(2)高压隔膜板框压滤:将絮凝调理后的蓝藻浆液泵入高压隔膜板框内进行压滤,压滤后蓝藻浆液含水率低于80wt%;
(3)石英玻璃箱式干化:将压滤后的蓝藻浆液于石英玻璃箱内干化。
步骤(1)中,所述的絮凝剂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其中,絮凝剂质量占蓝藻浆液干物质质量的1~5‰,所述的蓝藻浆液干物质是指蓝藻浆液扣除水分之后,余下的物质质量。
步骤(2)中,絮凝调理后的蓝藻浆液泵入高压隔膜板框的进料压力为0.6~1.2MPa;高压隔膜板框内压滤的压力为1.6~2.5MPa,压滤的时间为120~180min。
步骤(3)中,所述的石英玻璃箱顶面为高透光性石英玻璃,箱体四周及底面材料为耐腐蚀不锈钢;
其中,高透光性石英玻璃内表面贴有高分子疏水膜,高分子疏水膜两面的接触角均大于75°;
其中,高透光性石英玻璃透光率大于90%,光平均反射率低于4%,光反射率最低值小于0.5%。
步骤(3)中,干化时间优选为1~3天。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在步骤(3)干化完成之后进行步骤(4),即负压桨叶式干燥,即将步骤(3)中得到的干化后的蓝藻浆液于桨叶式干燥机中干燥60~180min。步骤(1)~步骤(4)构成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二种的技术方案。其中,所述的桨叶式干燥机以蒸汽为热源对蓝藻浆液进行间接干燥,蒸汽的压力为0.2~0.8MPa;蓝藻浆液位于桨叶式干燥机中的干燥室内,干燥室内保持0.02~0.05MPa的负压。
实现本发明的第三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蓝藻深度脱水及干化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17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大圆机上的可变换编织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