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水隧洞钢衬底部接触灌浆布置结构及其进行灌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0986.2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4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锋;姚敏杰;陈丽芬;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9/06 | 分类号: | E02B9/06;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水 隧洞 衬底 接触 灌浆 布置 结构 及其 进行 方法 | ||
1.一种输水隧洞钢衬底部接触灌浆布置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输水隧洞采用埋藏式的钢衬结构,钢衬(1)外壁与围岩之间以混凝土回填,所述钢衬(1)外壁每隔一段设置一道加劲环(2),加劲环上设有若干窜浆孔(3),其特征在于:需接触灌浆的隧洞以每30~50m为一个灌浆段,每个灌浆段内,紧贴钢衬(1)底板外壁通长敷设进浆管(4)并均从加劲环(2)上的窜浆孔(3)穿过;每个灌浆段内,每5~8m设置一根排气兼回浆管(5),该排气兼回浆管的端部5~8m范围设为花管段(5-1),花管段均从加劲环(2)上的窜浆孔(3)穿过;
所述进浆管(4)为聚氯乙烯材料的FUKO管;所述排气兼回浆管(5)采用Φ25~Φ32的无缝钢管;
本施工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一、进浆管(4)的埋设:取30~50m为一个灌浆段,每个灌浆段内,紧贴钢衬(1)底板外壁通长敷设进浆管(4),进浆管均从加劲环(2)底部的窜浆孔(3)中穿过;
步骤二、排气兼回浆管(5)的埋设:每个灌浆段内,每5~8m设置一根排气兼回浆管(5),端部5~8m为花管段(5-1),花管段从加劲环(2)底部的窜浆孔(3)内穿过;所述花管段(5-1)至少每隔50cm设置一个Φ8mm的钻孔,钻孔孔位均朝上且布置在一条直线上;
步骤三、预埋管的引出:对于高强钢衬,进浆管(4)和排气兼回浆管(5)均从最近的临空面引出。
2.一种输水隧洞钢衬底部接触灌浆布置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输水隧洞采用埋藏式的钢衬结构,钢衬(1)外壁与围岩之间以混凝土回填,所述钢衬(1)外壁每隔一段设置一道加劲环(2),加劲环上设有若干窜浆孔(3),其特征在于:需接触灌浆的隧洞以每30~50m为一个灌浆段,每个灌浆段内,紧贴钢衬(1)底板外壁通长敷设进浆管(4)并均从加劲环(2)上的窜浆孔(3)穿过;每个灌浆段内,每5~8m设置一根排气兼回浆管(5),该排气兼回浆管的端部5~8m范围设为花管段(5-1),花管段均从加劲环(2)上的窜浆孔(3)穿过;
所述钢衬(1)底板上开有预留孔(1-1),每个预留孔对应于每根排气兼回浆管(5)的尾端;
所述进浆管(4)为聚氯乙烯材料的FUKO管;所述排气兼回浆管(5)采用Φ25~Φ32的无缝钢管;
本施工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一、对于低合金钢衬,取30~50m为一个灌浆段,每个灌浆段内,钢衬(1)底板上每隔5~8m开设一个预留孔(1-1),并在预留孔口设置丝堵和封堵塞;
步骤二、进浆管(4)的埋设:每个灌浆段内,紧贴钢衬(1)底板外壁通长敷设进浆管(4),进浆管均从加劲环(2)底部的窜浆孔(3)中穿过;
步骤三、排气兼回浆管(5)的埋设:每个灌浆段内,每5~8m设置一根排气兼回浆管(5),端部5~8m设为花管段(5-1),花管段从加劲环(2)底部的窜浆孔(3)内穿过,花管段的尾端对准预留孔(1-1);所述花管段至少每隔50cm设置一个Φ8mm的钻孔,钻孔孔位均朝上且布置在一条直线上;
步骤四、预埋管的引出:每个灌浆段内,所述排气兼回浆管(5)从相应的预留孔(1-1)引出,而进浆管(4)仅从最端头的预留孔(1-1)引出,待灌浆完毕后,割除引出的埋管,并对预留孔进行封堵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09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锁式预制桩连接装置及其接桩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拦水大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