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体亚硝酸盐降解剂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0477.X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5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耿春茂;刘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春茂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亚硝酸盐 降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水体亚硝酸盐降解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体亚硝酸盐降解 剂。
背景技术
如今大多数养殖鱼类大都是野生种类直接进入人工养殖,因此人工养殖水质环境 的好坏直接影响养殖鱼类的质量和存活率。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化学 耗氧量等含量的高低将决定着养殖水质的好坏。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如果亚硝酸盐、氨 氮、硫化氢、pH值等指标过高,将给养殖的水生动物带来很大的危害。
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在养殖水体中由于大量的投饵而 留下的残饵、水体中水生动物的大量排泄物的累积,不得不定期使用消毒药剂消毒,但同时 消毒剂会把有害的和有益的细菌通通杀灭,导致氧气供应不足,造成大量积累的氮素硝化 过程受阻,进一步导致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高,但由于氨氮的转化速度较快,使 得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问题最为突出。
硫化氢在缺氧条件下,由残饵或粪便中的含硫有机物经厌氧细菌分解而产生,并 且硫化氢可与水体底泥中的金属盐结合形成金属硫化物,致使池底变黑。
当水中的亚硝酸盐浓度积累到0.1毫克/升后,亚硝酸盐将对水体中养殖的鱼、虾 产生危害。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鱼虾的呼吸作用,由鳃丝进入血液,鱼、虾红细胞数量和 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逐渐减低,出现组织缺氧。此时鱼、虾摄食量降低,鳃 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躁动不安或反应迟钝,从而导致鱼虾缺氧,甚至窒息死亡。亚硝酸 盐还可与仲胺类反应生成致癌性的亚硝酸胺类物质,pH值低时有利于亚硝酸胺形成。很多 池塘出现鱼虾厌食现象,亚硝酸盐过高就是主要原因之一。水体pH值低可造成养殖鱼、虾血 液中的pH值下降,削弱其血液载氧能力,尽管水中的溶解氧较高,还是会造成鱼、虾生理缺 氧症,经常浮头,且生长受阻或患病。另外,水中的pH值过低,会造成水中的微生物活动受到 抑制,有机物不易分解等。
目前控制池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主要方法是使用专用装置去除或是化学、生物 方法去除。化学方法通常是加入氧化剂如过氧化物复合物,用以氧化硫化氢、氨和亚硝酸 盐,如中国专利CN104556477A公开了一种养殖水体的净化工艺,涉及化学方法净化。化学 方法的缺点是在池中又增加了大量新化学物质,会加重池水的污染,严重的甚至导致池塘 完全不能再使用。而使用专用装置去除有害物质、净化养殖池的方法也有不少报道,如专利 CN1164320A的池底污泥处理装置,CN1070021C的集养分添加、池水处理为一体的装置等, 但是这些装置因成本造价难以为养殖户所接受,以及复杂的使用方法和操作维护方面的缺 陷,不能实际满足养殖户的需要,因而几乎没有水产养殖户使用这些装置来除去水中的有 害物质。生物方法是向水池中加入光合菌、复合益生菌、消化菌、芽孢杆菌等,以改善水池的 生态环境。如中国专利CN104591482A公布了一种养殖水体的增氧处理方法,涉及生物方法 改善;又如中国专利CN103539320A公开了一种对水质中无机盐过滤清洁工艺,其中也涉及 到生物方法改善,但是这些专利方法中主要还是以化学方法为主。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体亚硝酸盐降解剂,可以有效地降解水 体中的亚硝酸盐,改善养殖水体环境质量。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体亚硝酸盐降解剂,由辅料和生物菌种组成,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硝化细菌3-5份;
好氧反硝化细菌6-7份;
厌氧反硝化细菌3-5份;
产氧光合细菌3-5份;
枯草芽孢杆菌1-2份;
辅料1-5份;
商业可购得所述的硝化细菌优选为德国Depont公司的D004,商业可购得所述的厌氧反 硝化细菌优选中国北海群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商业可购得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优选 中国中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意和牌产品,所述好氧反硝化细菌培养方法见中国发明专利 201010101218.8,所述产氧光合细菌培养方法见中国发明专利200810222313.6。
优选的,所述辅料为玉米粉、小麦粉或葡萄糖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春茂,未经耿春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04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水系统清洗剂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生态浮床的水体生态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