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对准微型光学镜头光轴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50056.7 | 申请日: | 2016-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7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 发明(设计)人: | 黄辉;王华茂;刘建辉;罗菁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睿晟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27/62 | 分类号: | G02B27/62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对准 微型 光学 镜头 光轴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密机械装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对准微型光学镜头光轴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手持移动设备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愈发普及,人们对于这些设备的拍摄功能也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微型镜头的需求量很大,对产能有很高的要求。微型光学镜头光轴的对准是移动设备拍摄组件组装的重要步骤,传统的对准微型光学镜头的方法多为利用机械方式调整微型光学镜头的位置,并且利用水平仪调整微型镜头的倾斜角度。这种方法需要在微型光学镜头装配中加入额外的器械,同时也会需要人工的大量参与和调校,对准镜头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又由于自动化设备对测量精度的要求很高,为达到对准微型光学镜头的目的,就需要比较昂贵的测量仪器,因此微型光学镜头光轴对准的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对准微型光学镜头光轴的装置,旨在提升微型光学镜头光轴的对准效率。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快速对准微型光学镜头光轴的装置,包括设置于待对准微型光学镜头上方的菲林图像、中继镜、设置于所述微型光学镜头下方的自下向上拍摄的相机,以及用于调整微型光学镜头光轴的调整机构,所述中继镜位于所述菲林图像和微型光学镜头之间,所述菲林图像、中继镜和相机的光轴重合,所述菲林图像的中心设有特征图形,所述特征图形的中心和所述 菲林图像的中心重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对准微型光学镜头光轴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选取菲林图像,所述菲林图像的中心设有特征图形,所述特征图形的中心和菲林图像的中心重合;
在待对准微型光学镜头的上方依次设置中继镜和所述菲林图像,在待对准微型光学镜头的下方设置相机,使菲林图像、中继镜和相机的光轴重合;
设定所述相机的参数;
采用所述相机自下向上拍摄菲林图像经过微型光学镜头所成的像,获取拍摄图像;
根据所述拍摄图像中菲林图像的成像位置获取微型光学镜头的光轴的水平偏移量;
根据所述拍摄图像中特征图形的成像位置获取微型光学镜头的光轴的偏移角度;
根据所述水平偏移量和偏移角度调节微型光学镜头,使其光轴与所述相机的光轴重合,完成光轴的对准。
本发明提供的快速对准微型光学镜头光轴的装置在满足菲林图像、中继镜和相机的光轴重合的情况下,通过相机自下向上拍摄,就可以通过菲林图像及其特征图形最终在拍摄图像中形成的像来分析微型光学镜头的光轴偏移量,进而快速的获取光轴矫正参数,并通过调整机构进行及时调整,该装置结构以及算法简洁不复杂,易于操作,且不易引起误差,也不需要较昂贵的测量仪器,大幅度地提高了微型光学镜头的光轴对准效率和精度,并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快速对准微型光学镜头光轴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快速对准微型光学镜头光轴的装置拍摄的图像;
图3是微型光学镜头的光轴无偏移时的图像;
图4是微型光学镜头的光轴发生水平偏移时的图像;
图5是微型光学镜头的光轴发生水平偏移和角度倾斜时的图像;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快速对准微型光学镜头光轴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睿晟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睿晟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00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