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行车道路地面受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0008.8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6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姚舜;程子剑;姚连艺璇;赵鹏;姚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东挺河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3/00 | 分类号: | B60M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吴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4 | 代理人: | 王铭陆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行车 道路 地面 方法 | ||
1.一种电动汽车行车道路地面受电方法,包括:电动汽车、电机、充电装置、轮胎、地面供电装置,其特征是:在行车道路路面(1)设置有地面供电装置(2),地面供电装置(2)由供电单元组(19)组成,沿行车道路左右平行对称设置的两个供电单元(18)组成一个供电单元组(19),沿行车道路纵向排列的多个供电单元组(19)组成地面供电装置(2);供电单元(18)为上方一层平板状导电层(4),平板状导电层(4)下方或侧方有供电机构(5),平板状导电层(4)在自然状态下与供电机构(5)电绝缘,在受到电动汽车所附加的激发条件激发下,供电机构(5)接通电源,供电机构(5)通过电缆(7)连接到供电线路上;电动汽车(10)上设置有受电装置(20),受电装置(20)一端与电动汽车(10)汽车用电器(21)电连接,另一端接触到地面供电装置(2)的平板状导电层(4)并在其上做滚动摩擦或滑动摩擦而接通电源;平板状导电层(4)是一块平面导电材料,或多块一定几何形状的导电材料拼接成的平板形状,平板状导电层(4)与周边电绝缘;电动汽车行车道路地面受电方法还设置有一系列的辅助设施(33),以完成电动汽车用电的自动计费、自动循迹、漏电保护、手动开关;
所述供电单元(18)为上方的平板状导电层(4)与下方的供电机构(5)及绝缘层(3)组成,上方的平板状导电层(4)与绝缘层(3)共同结合组成一个闭合腔室(6),该闭合腔室(6)可阻止雨水、雪水和灰尘进入,绝缘层(3)底部与地面紧贴,供电机构(5)设置在闭合腔室(6)内的绝缘层(3)底部,且与绝缘层(3)底部紧贴,供电机构(5)通过电缆(7)连接到供电线路(8)上,平板状导电层(4)与供电机构(5)在自然状态下相互空气隔离且电绝缘,当有电动汽车(10)经过压在平板状导电层(4)上时,平板状导电层(4)与供电机构(5)在重力作用下机械接触并形成受电导通处(34),因而平板状导电层(4)接通电源,当电动汽车(10)离开后,平板状导电层(4)在弹性装置(17)弹性作用下又与供电机构(5)形成空气隔离状态;所述供电机构(5)为设置在地面的连接着电缆(7)的供电机构(5),该供电机构(5)是平板状、条状、块状、柱状;在平板状导电层(4)与纵向沟槽(16)底面之间,有弹性装置(17)支撑,弹性装置(17)是任何弹性材料组成的支撑体;电动汽车(10)上左右轮胎各有至少一组集电轮胎(9),集电轮胎(9)的外形与构造与市面上的常规轮胎相同,集电轮胎(9)是在常规轮胎的着地面圆周包覆一圈导电圈(11),也就是在轮胎距圆心最远处的圆周面包覆一层导电圈(11),紧贴导电圈(11)有电刷(12),电刷(12)通过导线(13)连接到电动汽车(10)的电机(14)或充电装置(15)上;当电动汽车(10)左右两组的集电轮胎(9)分别碾压在两条平板状导电层(4)时,平板状导电层(4)与供电机构(5)接触,平板状导电层(4)被传导带电,电动汽车(10)用电器与地面供电装置形成电回路,完成地面供电装置对电动汽车(10)的供电;各个平板状导电层(4)之间电绝缘;
将地面供电装置(2)铺设在行车道路路面(1)之上,使平板状导电层(4)的上表面高出行车道路路面(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东挺河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东挺河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000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坡辅助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动态调节机动车辆座椅的横向支撑的方法及相应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