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使用透明洞巾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9467.4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4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5 |
发明(设计)人: | 阿米旭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米旭忠 |
主分类号: | A61B46/20 | 分类号: | A61B46/20;A61B9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6250 四川省凉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透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说是一种一次性使用透明洞巾。
背景技术
在医疗临床工作中有创操作前需要消毒、铺洞巾,在铺完洞巾后所有有创操作在洞巾中的小洞范围内进行,铺巾是为了有利于无菌技术操作从而预防有创部位感染的发生。传统洞巾不是透明的,铺巾完毕后医师只能看见小洞范围内的人体组织。日常操作中医师先选好有创操作部位再消毒铺洞巾最后开始有创操作。如:脊椎穿刺、中心静脉穿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等有创操作定位穿刺点精确度要求较高,需要通过识别体表标志来定位后进行操作,传统洞巾只能看见小洞范围内的人体组织给医师识别体表标志带来不便从而影响穿刺成功率。在对体形异常、肥胖、不合作、体位易变动等患者行有创操作时准确定位穿刺点更是难上加难。有些医生遇到这些情况消毒完毕后就不予铺洞巾直接操作,这是为了便于识别体表标志从而能够准确定位穿刺点,但这无形中大大增加了有创操作部位发生感染的风险。
发明内容
医疗临床工作中,任何有创操作都存在的实际难题:①有创操作消毒铺洞巾后,对因有体形异常、肥胖、不合作、体位易变动等情况发生的患者难以再次准确定位穿刺点;②因铺洞巾后定位穿刺点困难而不铺洞巾直接操作,这样会使有创部位感染风险增加。为克服上述临床实际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透明洞巾,巾体采用透明材料制造。有益效果在于该透明洞巾使用简单适用于任何人群,使使用时方便识别体表标志,大大提高了穿刺点定位的精确度从而提高穿刺效率避免了相关感染事件的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该一次性使用透明洞巾,其特征在于由透明巾体1、小洞2、指示线3构成,透明巾体1中间有一个开口为小洞2。
其特征在于透明巾体1为透明材质,有利于医师透过一次性使用透明洞巾识别体表标志从而准确定位穿刺点。
其特征在于透明巾体1表面印有指示线3,有利于辅助医师定位穿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方法与传统洞巾一样,选择定位好穿刺部位后带无菌手套消毒,消毒完毕后铺一次性使用透明洞巾,小洞2对准穿刺部位,再次确定穿刺部位 即可开始有创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米旭忠,未经阿米旭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94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紧凑腕部的手术工具
- 下一篇:器械再处理机和器械再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