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加热金属载体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9458.5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4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夏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达天地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杨文录 |
地址: | 211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金属 载体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加热金属载体的制作方法,其是一个具有蜂窝状结构可加热并可流通废气的催化剂载体。
背景技术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如何解决机动车冷启动排放已成为当务之急。催化转化器的转化效率是控制汽车排放的关键,由于冷起动阶段排气温度未能达到催化剂起燃温度使得催化转化器的转化效率很低。所以除调整催化剂配方外还可以使用电加热的催化转化器以提高冷启动排放废气温度。
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如混合动力汽车及液化气、甲醇、乙醇作为动力的汽车逐渐普及,其也碰到由于排气温度低,催化转换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所以使用电加热的催化转化器也是确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之一。
目前已知这样的方案,使用电阻丝加热以达到提高排气温度的问题。但这样的方案可能由于其表面积小而不能提供足够的热量,为了将后续的蜂窝体加热到一定的最低温度,以使催化剂起燃,因此可加热的的蜂窝体不仅要本身达到此温度,还要有一定的表面积以将此热量传递给后续的催化转化器。
为此,本发明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电加热金属载体的制作方法,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一种可加热的能够提供足够表面积和热量并能快捷的将此热量传递给后续的催化转化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加热金属载体的制作方法。金属载体由耐热合金铁铬铝金属箔带轧制成瓦楞片和平片相间卷制而成。把金属载体分为加热芯体和绝缘芯体,在加热芯体放置钎料,绝缘芯体不放置钎料,成型后把绝缘芯体拉出,使所留缝隙成为不导电区。
其中:所述的电加热金属载体,采用二次钎焊工艺,一次钎焊形成加热芯体,然后二次钎焊将加热芯体与外筒和接线柱焊接。
其中:所述的电加热金属载体,把加热芯体面积为S1,不导电区面积为S2,则其面积之比为:S1:S2>2。
其中:所述的电加热金属载体其高度为5~30mm之间。
其中:所述的电加热金属载体其目数为50~800目(cpsi)。
其中:所述的电加热金属载体其焊接方式可以使用焊膏或焊带进行真空钎焊。
所述加热区芯体由耐高温的铁铬铝材料组成,所述铁铬铝材料的原料组分及重量配比为,铝15-30份、铬40-60份、氧化铝5-10份、碳化硅1-5份、氮化硅1-5份、氮化铝5-10份、稀土1-2份、铁60-90份。
所述铁铬铝材料的原料组分及重量配比为,铝15份、铬40份、氧化铝5份、碳化硅1份、氮化硅1份、氮化铝5份、稀土1份、铁60份。
所述铁铬铝材料的原料组分及重量配比为,铝30份、铬60份、氧化铝10份、碳化硅5份、氮化硅5份、氮化铝10份、稀土2份、铁90份。
本发明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
加装电加热金属载体后,尾气净化效果能提升65-80%,排气温度能提升150℃左右。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相间叠放的电加热金属载体瓦楞片及平板片;
图2显示了成型后将绝缘芯体域拉出,拉出部分用虚线标示;
图3显示了本发明电加热金属载体经首次钎焊后,从外壳脱出及拉出绝缘芯体示意图;
图4显示了本发明电加热金属载体经二次钎焊后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是电加热金属载体加热芯体;2是电加热金属载体绝缘芯体;3是外筒;4是金属蜂窝波板;5是金属蜂窝平板;6是固定杆;7是焊接区;8陶瓷件;9为接线柱;10为不导电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4,显示了本发明制作的电加热金属载体。
所述电加热金属载体包含加热芯体1和绝缘芯体2拉出后形成的不导电区10及外筒3,所述电加热金属载体外筒3为中空圆筒状。
如图1所示,加热芯体芯体由耐高温材料(铁铬铝合金材料)分别作为金属载体波板4及金属载体平板5(在加热芯体已施加钎料,而绝缘芯体不施加钎料,以便成型后拉出)。本实施例为由3片100目波板(齿形高度为2.8mm),和4片平板组成;而绝缘芯体由2片300目波板(齿形高度1.5mm)和2片平板组成。波板及平片厚度为0.1mm,高度为10mm;波板及平板长度视需卷制的电加热金属载体内径而定。将叠放整齐的波板与平板放置于固定杆6中,而后启动卷制装置使其卷制成型后套入外筒3中。此制作过程可参见CN101251036B《制作S型金属蜂窝的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达天地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亿达天地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94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冷磨热试装置
- 下一篇:食堂用回流式无排放抽油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