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田间鉴定柑橘黄龙病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9408.7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4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宏明;王茜;廖惠红;陈东奎;邓铁军;汪妮娜;刘要鑫;欧智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C21/00;C05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田间 鉴定 柑橘 黄龙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果树病虫害鉴定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田间鉴定柑橘黄龙病的方法。一种田间鉴定柑橘黄龙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砍伐或挖除疑似黄龙病树之前,先轻剪老病枝、沿树冠滴水线环形挖沟施肥2次,回埋覆土冬季清园施肥一次,第二次生理落果之后施一次;(2)施肥之后观察春、夏、秋三批次梢叶色;(3)年底果实成熟时观察果实形状及颜色。本发明的方法根施肥料先期鉴定黄龙病树替代了目前对疑似黄龙病树全部统一砍伐的方法,具有安全、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树栽培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田间鉴定柑橘黄龙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是由一种限于韧皮部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能够侵染包括柑橘属、枳属、金柑属和九里香等多种芸香科植物。目前,该病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的近50 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19 个柑橘生产省(市、自治区)中已有11 个受到该病危害,严重制约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疑似黄龙病树表现症状为叶片斑驳、叶片均匀黄化、红鼻子果、青果(不转色)、树势衰落等。而根部受损、枝干遭受虫害、缺素、营养缺陷等因素往往也会使柑橘植株表现出类似黄龙病症状。
目前,全世界大部分柑橘产区均不同程度上遭受黄龙病的危害。根据16S rRNA或16S/23S rRNA 基因区间的序列特征,目前发现黄龙病病原有3 个种,分别是亚洲种、非洲种和美洲种。
黄龙病主要是由柑橘木虱进行传播,感染黄龙病之后,果实外观常常出现畸形、红鼻子果、青果等,果实品味差,几乎完全失去经济价值。为了防止黄龙病的发生、蔓延,目前生产上采取培育无病毒苗木、杀灭木虱、挖除病树等方法来进行预防。但在目前,很多地方往往是根据树形、叶片颜色(斑驳、黄化)在田间来判断植株是否感染黄龙病,因此往往把因根部受损而导致类似黄龙病症状(斑驳、黄化、缺素状等)的植株也挖除掉了,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部分损失。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甄别田间柑橘黄龙病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田间鉴定柑橘黄龙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砍伐疑似黄龙病树之前,先轻剪老病枝,再沿着病树冠滴水线挖宽20cm×深30cm的沟,均匀撒上肥料,回埋覆土;冬季清园时施肥1次,待第2次生理落果之后再施肥1次;
(2)施肥之后观察春、夏、秋3批次梢的叶色;
(3)年底果实成熟时观察果实形状及颜色;
(4)初步鉴定出未遭受黄龙病危害的果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的轻剪老病枝的标准为自顶部往下剪除每个病枝的1/3;所述的肥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硝铵磷80份、聚氨基酸1份、乙二胺四乙酸锌钠盐1份、乙二胺四乙酸镁钠盐1份、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盐0.15份、乙二胺四乙酸锰钠盐0.10份、吲哚丁酸0.10份、多菌灵0.05份和恶霉灵0.1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冬季清园的时间为每年的12月底至次年1月初;所述的第二次生理落果时间为每年的4月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肥料的用量为0.7-3.0kg/株。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观察春、夏、秋梢的时间分别是每年的3月份、5月份和8月份,叶色为斑驳、黄化或叶片革质化叶脉肿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步骤(3)中观察果实形状及颜色的时间是当年10月中旬至12月底,黄龙病果实为红鼻子果或青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94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推进船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雹增雨弹发动机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