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空气氧化法一步合成水合肼或碳二亚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9370.3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5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潘伟雄;郭建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伟雄 |
主分类号: | C07C267/00 | 分类号: | C07C267/00;C01B2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氧化 一步 合成 水合 亚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空气氧化法一步合成水合肼或碳二亚胺的方法,属于化工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合肼NH2-NH2·H2O又称水合联氨,是一种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有淡氨味,在湿空气中冒烟,具有强极性、强还原性和弱碱性。CAS登录号10217-52-4。工业上一般应用含量为40%-80%的水合肼水溶液。100%浓度水合肼相当于阱浓度64%。
水合肼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ADC发泡剂,又是农药、医药、中间体、染料、显像剂、抗氧剂的原料,用于制造高纯金属、合成纤维及稀有元素分离,锅炉水脱氧,还是火箭燃料和炸药原料。水合肼在温和条件下物理化学性质较稳定,含氢8.0%,高于美国能源部规定的2015年≥5.5%和终极7.5%的车载氢源标准,可以通过催化剂常温分解,分解后只有氮气和氢气,因此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移动氢源,在一些特殊场合为燃料电池提供救急氢气。80%水合肼的市场售价2013年高达3.8万元/吨,限制了它的更广泛应用。
水合肼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拉西法、尿素法、酮连氮法和过氧化氢法4种,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尿素法和酮连氮法,年产量接近10万吨。
拉西法(又称Raschig法)使用过量氨为原料,次氯酸钠NaClO为氧化剂,得到的水合肼是1%-2%的稀水溶液,总收率约67%。缺点是副产大量的NaCl和NH4Cl等盐,大量氨需要循环,产品脱水能耗很高。此方法已基本淘汰。
尿素法(又称Schestakoff法)使用尿素为原料,NaClO为氧化剂,总收率约70-80%。优点是避免了生产过程中大量的氨循环,但副产物盐碱量为肼的12倍,有工厂还出现堆积10万吨含氮化物盐碱无法处理的难题。在反应过程中存在还原性强的水合肼被NaClO氧化的副反应,而且副反应很激烈,当配料或操作不当时会发生喷料事故,为此不得不降低物料浓度,得到的水合肼是2%-3%的稀水溶液。废水和废渣的处理比较麻烦。存在高能耗、高原料成本及环保等问题。尿素法工艺已经比较成熟,相关专利有工艺优化(CN1051993C),废水处理(CN100389892C,CN100347100C,CN1331772C)和盐碱综合利用(CN101786643B)。
酮连氮法(又称Bergbau-Bayer-Whiffen法)使用氨为原料,在过量丙酮(或其它酮)存在下,用氯气或NaClO氧化,生成甲酮连氮,再高温高压水解得到肼。该法优点是收率高,可达95%左右。缺点是有废渣氯化物需要处理,丙酮还会生成有机副产物。相关专利有CN1242339A,CN1248546A,CN1148027A,CN1074746C,CN1254434C和CN104555953A,回收丙酮与氨的专利(CN100389893C)以及废水处理专利(CN100526237C和CN100413786C)。
过氧化氢法(又称PCUK法)是氨和浓H2O2在甲乙酮、共反应剂乙酰胺(或腈)和催化剂磷酸氢二钠存在下互相作用,依次生成酮亚胺,氧化成氧杂异腙,氨化为甲乙酮连氮,再加压水解得水合肼与酮.肼的产率以H2O2计为75%左右。该法用双氧水代替NaClO作氧化剂,没有副产物NaCl,对简化流程和环保有利,产品容易分离。该法实际上是酮连氮法的改进。甲乙酮的化学损耗高于甲酮连氮法的丙酮的损耗,产品中有机物含量比尿素法高出近百倍。由于利于环保,国内受到很多厂家青睐,外国多已改用此法。类似的工艺有专利CN99107662.1和CN99118158.1。西南化工研究院对这种方法申请了专利CN95113048.X,CN92108204.5和CN1053656C,在我国未见规模生产报道。
日本报道过用空气氧化法生产水合肼的工艺,选用氧化钍或氧化钍一二氧化硅作催化剂;液相法选用氯化锌、氯化铵或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在催化剂存在下,先用空气氧化 亚胺,使二苯甲酮和铵进行脱水缩合,生成二苯亚甲胺.再在氯化亚酮催化剂作用下使亚胺氧化偶合产生二苯甲酮连氮,最后使连氮水解得到肼,同时回收二苯甲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伟雄,未经潘伟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93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