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实时地震震源位置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9333.2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9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经;唐雅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51200 | 代理人: | 张澎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时 地震 震源 位置 定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震震源位置定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仅利用地震台网中前三个台站的P波到时信息进行近实时地震震源位置定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地震定位是地震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其主要任务是精确确定震源位置(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及发震时刻。在地震预警中,对有潜在破坏的大震,快速可靠的定位信息也是决定预警成败的首要问题。作为超级地震速报的地震预警,由于时效性的要求,需要快速可靠的得到地震位置。但目前所用的传统地震定位方法需要较多的震相到时信息,己经难以应用到对时间要求严格的地震预警中去,近实时快速可靠定位是地震预警定位的难点及关键所在。
如前所述,为了满足时效性要求,地震预警定位是基于有限信息的近实时定位方法,目前己经发展了多种快速定位方法,主要是采用单台方位角和单台震中距的方法进行地震快速定位。首先,利用了单台地震波形进行递推求取。在P波到达后,用平滑后三分量记录的水平向幅值比和垂直向符号来确定震中方位角,方法大致同传统的单台定位方法中的震中方位角确定方法。再利用统计经验公式求取震中距,最后求取震中距与方位线的交点坐标。认为震级和P波卓越频率有关,得到震级后由初始信息幅值和震级随距离的衰减关系得到震源距,经验认为震中距与震源距的比值及震源深度和震源距的比值与记录初始部分竖直分量与水平分量比值的最大值有明显关系,进而得到震中距和震源深度。此定位方法为经验性方法,而且定位中用到了同样具有较大误差的震中方位角和震级。
由目前的定位方法来看,主要是基于部分到时信息的,方法比较单一,信息的利用率较低,时效性差,定位结果的可靠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仅利用地震台网中前三个台站的P波到时信息的近实时地震震源位置定位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近实时地震震源位置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地震发生后,对于最先得到P波到时的三个台站,读取台站编号和地理坐标,识别P波到时,两两求出到时差,对地震台站的经纬度坐标数据进行投影变换转换成平面直角坐标;
步骤二:对任意两个台站,假设某台站S1坐标为(x11,y12),震相到时为T1,另一台站S2坐标为(x21,y22),同一震相到时为T2,震中位置为(x0,y0),震源深度为z0,假定震相波速恒定为Vp,则有:
根据区域地壳模型,确定P波波速,台站震相到时己知,假定z0值,则式(1)中的震中位置(x0,y0)为双曲线,由到时的先后顺序,震中位于靠近先到台站的一支上,两两台站相互组合得到三条双曲线,即H12、H13和H23,由于P波捡拾精度的影响,三条双曲线不会交于一点,而是两两相交;
步骤三:根据交点坐标构成的三角形,计算三角形重心,该重心的坐标即为震中位置初值;
以下步骤四至步骤八为修订震中位置初值,求得震中位置精确解的计算过程:
步骤四:采用直角坐标系,P波的走时方程为:
其中,xk,yk,zk为台站横纵坐标和震源深度,X,Y,Z为待求得震中位置坐标;O为地震发生时刻;k=1,2,...,m,且m≥3;
步骤五:令
其中,xk,yk,zk为台站横纵坐标和震源深度;X,Y,Z为待求得震中位置坐标;
令:
τ=VpO (4)
根据观测到时和理论到时差建立指标函数:
根据多元函数的极值理论,指标函数R的函数值达到极小值的必要条件是:
将在初值附近做泰勒展开得到修定方程:
其中,i=1,2,...,n,是初值的修正量,是指标函数在初值附近的二级偏导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93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层特征法井震标定方法
- 下一篇:基于无线热点的室内导航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