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化改性纳米蒙脱土增强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9311.6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3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水平;傅佳佳;鲁双;朱亚楠;葛明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6/94 | 分类号: | D01F6/94;D01F1/10;C08G73/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刘海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化 改性 纳米 蒙脱土 增强 聚酰亚胺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有机化改性纳米蒙脱土增强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纺织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机械性能良好,而且既可以承受高达400℃的温度,又能在-200℃以下的超低温保持正常性能,还拥有很好的绝缘性能,可以说整体性能十分良好。由于这些良好的性能,聚酰亚胺的发展前景也是十分可观。
根据组成聚酰亚胺的单体的不同,聚酰亚胺可以分为不含苯环的脂肪族聚酰亚胺、一种单体含有苯环的半芳香族聚酰亚胺和两种单体均含苯环的芳香族聚酰亚胺三种。而根据热性质,则可分为热塑性和热固性聚酰亚胺。
聚酰亚胺是一类分子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结构(式1-1)的聚合物。芳香族聚酰亚胺可以由多种多样的单体组成,这使其结构呈现多样化。而聚酰亚胺同时又拥有优秀的综合性能,这是许多高分子材料望尘莫及的。而多种多样的合成方法和加工手段,使得聚酰亚胺可以大量生产而不受条件限制。以上多种优点使聚酰亚胺材料有着宽阔的应用面,而在一些高科技领域如航空航天、电子工业、纳米、激光等,聚酰亚胺面料更是大展光彩。
式1-1。
芳香族聚酰亚胺由于其独特的化学结构而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主要包括:良好的热稳定性,由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与对苯二胺(PDA)所制备的聚酰亚胺的热分解温度高达600℃[3];优异的耐低温性能,即使在液氦中也不会脆裂;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优异的抗辐射性;良好的绝缘性和介电性;优异的阻燃性以及低毒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聚酰亚胺所具有的优异性能使其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开发出多种形式的聚酰亚胺产品;目前已成功商业化生产的聚酰亚胺产品有:薄膜、纤维和工程塑料等。
在纺织领域,聚酰亚胺纤维拥有良好好前景,因其有较佳可纺性能,结合其自身的优良性能,可以应用于特殊服装领域。聚酰亚胺的良好的隔热性能使得由它制作的隔热防护服穿在身上十分舒适,且皮肤与其适应性能较佳。由于聚酰亚胺的稳定性能,有聚酰亚胺面料制成的衣物使用时间也长,不易变形,又很安全。同时,聚酰亚胺面料在劳动防护服方面的应用量、需求量都很大,我国许多特殊的工作岗位,在工作时都需要劳动防护服,这方面的需求量每年超过35万套。制作这么多的劳动防护服,每年需要的有着耐高温阻燃性能的服装用纤维高达300吨左右。可以说聚酰亚胺在服装方面的应用有着很大的优势。
在无纺布制造方面,聚酰亚胺纤维也大有作为。装甲部队兵、赛车手、飞行员等特殊行业在工作中需要大量的防火阻燃纤维制作的衣服,有聚酰亚胺面料纺制的无纺布是应用于这一块的最佳材料。聚酰亚胺纤维制造的无纺布往往结合纳米技术,形成高科技纳米产品,具有保暖性能,又很舒服,可以用在军用服装、防生化武器特种服装、高效烟雾防护面罩等国防领域,也可以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制成一些可以消除异常体味的休闲式服装。
但是目前聚酰亚胺纤维存在着难以染色,其纺织品应用受到极大限制。因此着手解决聚酰亚胺纤维的染色问题已经成为打破聚酰亚胺纤维应用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机化改性纳米蒙脱土增强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方法,采用有机化纳米蒙脱土改性的方法使得聚酰亚胺纤维产生大量的活性基团,并改变聚酰亚胺大分子的堆积方式,增加了与染料分子的结合力和上染率,获得可染聚酰亚胺纤维。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有机化改性纳米蒙脱土增强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方法,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纳米蒙脱土的制备:将纳米蒙脱土粉碎至粒径小于100纳米;
(2)纳米蒙脱土的有机化改性:分别向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溶液和对苯二胺的溶液中加入纳米蒙脱土,并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转速为300~800转/分,搅拌时间为4~12h,分别制得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改性纳米蒙脱土和对苯二胺改性纳米蒙脱土;所述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溶液和对苯二胺的溶液的浓度为0.05~1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93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