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反步和滑模控制的非线性鲁棒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8851.2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6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陆俊杰;陈复扬;程子安;胡龙泽;张康康;姜斌;蒋荣强;雷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G05D1/08;G05D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彭雄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四旋翼 无人机 非线性 模型 基于 控制 技术 鲁棒控制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四旋翼无人机非线性模型的基于反步和滑模控制技术的非线性鲁棒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首先,针对四旋翼无人机的姿态角系统设计常速趋近律的滑模控制器,确保姿态角的快速跟踪性能。然后,为实现四旋翼无人机空间位置的轨迹跟踪能力,依照反步控制思想逐步构造滑模面和虚拟控制量来实现系统内核到外层的非线性控制律设计和系统稳定设计。在得到相关的虚拟控制量方程之后,通过算术逆运算求解方程来获取姿态角的期望轨迹值,然后利用常速滑模趋近律的设计方法来确定四旋翼无人机系统的最终输入控制律。本发明的方法利用了滑模控制对模型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的不敏感性特点,可以实现干扰下的非线性四旋翼无人机的鲁棒轨迹跟踪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滑模控制和非线性反步控制的针对四旋翼无人机位置轨迹跟踪的控制方法,属于无人机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无人机家族的新生成员,四旋翼无人机以其在实际应用领域里的重要而广泛的用途而受到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四旋翼无人机在军事侦察、自然灾害监控、农业成像和救援任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无人机的主要优势在于垂直起降、定高悬浮以及任意方向飞行。尽管存在这么多的应用优势,但是四旋翼无人机本身的一些特点,如非线性、强耦合和欠驱动等,使得飞行高品质和机动性难以得到有效保证。目前的一些常用的控制方法主要是针对线性化之后的各个平衡点上的线性模型,具有动态范围小、模型不精确、抗干扰能力差等缺点。其他的控制方法,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控制方法、模糊控制方法等,目前只在软件仿真平台上进行了验证,实现性和大范围的推广还需要很长时间。基于非线性反步控制和滑模控制的控制方法以其在抗干扰性、精确性、鲁棒性、实现性和动态范围上所拥有明显优势而在众多控制方法中脱颖而出,对实现四旋翼无人机的轨迹跟踪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反步控制方法是由Petar V.Kokotovic等人在1990年左右提出的一种针对非线性动态系统进行镇定控制设计的方法,在针对一类非线性系统进行控制器设计时非常有效。这一类非线性系统一般建立在某些子系统之上,而这些子系统本身可以通过其他的控制方法实现镇定。通常,可以将将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分解成不超过系统阶数的子系统,然后从内核开始为每个子系统部分设计李雅普诺夫函数和中间虚拟控制量,并一直将这个过程“后退”到整个系统,最后把每个子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集成起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这种从复杂非线性系统的内核开始设计,以反馈的方式实现,由内到外逐层设计直至得到最终形式的控制律,并保证系统的稳定性的过程就是典型的反步控制过程。在反步过程中需要设计虚拟控制量来保证子系统的稳定,同时这些虚拟量的设计还要尽量满足系统的调节或跟踪的能力,使系统达到期望的性能指标。这种逐步迭代的过程可以通过符号代数软件来实现,方便快捷,进一步促进了反步控制在非线性领域广泛应用。
滑模控制是一种利用不连续控制信号改变非线性系统动态特性的非线性控制方法。这种不连续控制信号迫使系统在常态行为的超平面附近滑动,从而使得系统具有期望的动态性能。滑模控制是一种变结构的控制方法,系统结构总是依据当前的状态位置信息在不同的结构之间进行切换,而且使用滑模控制方法设计的状态反馈控制律一般也不是时间的连续函数。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原理是根据系统所期望的动态特性来设计系统的切换超平面,通过滑动模态控制器使系统状态从超平面之外向切换超平面收束。系统一旦到达切换超平面,控制作用将保证系统沿切换超平面到达系统原点,这一沿切换超平面向原点滑动的过程称为滑模控制。在滑模控制中,系统的动态特性和超平面的选取以及滑模控制器的趋近律密切相关,不受外界干扰影响,对模型参数变化不敏感,从而使得滑模变结构控制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另一方面,滑模控制不需要在线辨识,控制律一般都是通过状态或输出反馈实现,从而使得滑模控制具有响应速度快的优点。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反步和滑模控制的非线性鲁棒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针对复杂非线性模型,能够有效避免局部线性化带来的不精确性;动态响应范围大,克服线性微分积分控制在平衡点动态小范围的限制;给出了整体统一的非线性控制器,避免了控制器之间切换带来的负面效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88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