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油燃油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8679.0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6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苗;樊晓茹;吴阿峰;霍沛强;李伟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5/04 | 分类号: | F23K5/04;F23K5/18;F23K5/20;F23N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刘巧霞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油 燃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力发电厂燃油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油燃油系统。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厂内通常需要使用一种易着火的燃料对锅炉内的燃煤进行点火及助燃。燃料 种类根据电厂所在地油气资源情况进行选择,一般有轻柴油、重油、天然气等。在国外,重 油资源则相对较多,价格更便宜,所以选择重油作为点火及助燃燃料较多,例如在越南、孟 加拉等。
当选择重油作为锅炉用油时,因其含蜡量高、凝固点低、粘度大等特点,常温下呈粘滞 状态,在运输使用时需要先将其加热,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流动性。为了寻求良好的雾化和 燃烧效果,锅炉炉前的重油油温一般要求120℃左右,所以重油系统中必须有重油加热器。 为了保证锅炉安全稳定用油,送至锅炉炉前的油量大于锅炉实际燃油量,多余的油则通过回 油管路进行回油。重油从锅炉炉前回油的油温一般也为120℃左右。为了防止油罐内的油品 因高温出现局部碳化,需要将回油温度降至90℃左右,然后送回至重油油罐储存。
在锅炉点火时,燃油系统需要先行投入大量燃油进行锅炉点火;正常运行时燃油系统内 的油要一直处于热备用状态,一旦需要可以立即投入;当锅炉低负荷运行时,燃油系统需要 提供一定量的燃料用于锅炉的助燃,使其保持一定锅炉负荷。所以燃油系统的设计及安全稳 定运行对整个火力发电厂而言意义重大。
火力发电厂的燃油系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处于热备用状态。
常规重油系统是将重油通过供油泵送入重油加热器加热,加热后的高温重油被送至锅炉 油枪进行点火燃烧;同时部分高温回油沿回油管路进入回油冷却器降温,最后回油至重油油 罐。该系统结构复杂,系统要求高,初投资高,耗水量大且运行成本较高,而且在这个系统 中,有部分重油需要先被加热然后又被冷却,这样存在着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经济节能型重油燃油系统,该 系统取消重油回油冷却器,通过设置低温供油泵和高温循环油泵来实现不同工况下的重油节 能供给。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重油燃油系统,将从重油罐的来油通过油过 滤器除去杂质,过滤后的重油通过低温供油泵升压,将重油送入重油加热器升温,高温重油 送入锅炉房炉前燃油系统燃烧;从锅炉房回来的回油则通过设置小容量的高温低压循环油泵 送至供油管路;在低温供油泵出口设置一路带调节阀的回油管路,将重油回油至油罐。
优选地,所述高温低压循环油泵来保持油系统的循环,并能使油温满足在锅炉运行中紧 急投油助燃的需要。
优选地,所述高温低压循环油泵在燃油系统处于备用或带低负荷中维持从油加热器至炉 前和回油管路的高温循环。
优选地,所述低温供油泵能够向系统充油,并能在燃油系统处于备用状态时通过低温供 油泵出口回油调节阀来维持供、回油管路至油罐的低温循环和对高温循环泵入口加压,以防 止高温循环泵在油温很高时产生气蚀现象。
优选地,所述低温供油泵在锅炉燃油时运行,供给所需的燃油量,同时也能够维持低温 回路的循环。
优选地,所述低温供油泵具有回油调节阀,用于调节燃油系统在带负荷器件的油量,使 多余的油通过再循环回到油罐。
优选地,所述燃油系统内燃油温度的控制是靠控制装置根据用油温度来整定,通过蒸汽 调节阀来改变油加热器的汽量来进行自动调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系统简单,取消了重油回油冷却器,减少了冷却器的油侧、水侧的压力、温度、 流量控制,减少了回油冷却器相关的管道、调节阀、关断阀等配置。
2、本发明运行方便,取消了重油回油冷却器,在实际运行中减少了设备维护。
3、本发明减少了初投资取消了重油回油冷却器,与之配套的控制仪表、管道及管道附件 等都随之取消。另外,用于冷却的机力塔也可以取消。
4、本发明取消了重油回油冷却器,这样就取消了冷却水的需求。对于火电厂而言,减少 了闭式冷却水的需求量,减少了制水系统的容量成本。若火电厂位于淡水资源缺乏的滨海区 域,则减少了海水淡化系统的制水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86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燃烧室花瓣型壁面蒸发管
- 下一篇:自转式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