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抽水泵的膜片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8513.9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6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毛家祥;代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众联合发展车身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04 | 分类号: | F04B43/04;F04B45/047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王小荣 |
地址: | 2018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抽水 膜片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用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膜片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抽水泵的膜片机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抽水泵是指具备一进一出的抽气(水)嘴、排气(水)嘴各一个,并且在进口处能够持续形成真空或负压,而排气嘴处形成微正压,其工作介质可以为气体,也可为液体。抽水泵的工作原理是电机的圆周运动,通过机械装置使得泵内部的隔膜做往复式运动,从而对固定容积的泵腔内的空气进行压缩、拉伸形成真空(负压),在泵抽气口处与外界大气压产生压力差,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将气体压(吸)如泵腔,再从排气口排出。正因为抽气口处或抽排气口可以与外界大气形成压力差,同时不像大型真空泵需要润滑油和真空泵油,不会污染工作介质,而且具有体积小巧、噪音低、免维护,可以连续24小时运转等优点。目前,抽水泵已广泛应用在医疗、卫生、科研、环保等技术领域。
然而,现有的抽水泵隔膜处的不锈钢压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经常承受较大的压强,往往会造成不锈钢压板断裂,以致产生漏水故障。这无疑会直接影响抽水泵的正常使用,造成经济损失,同时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实用,能够有效解决抽水泵隔膜处的不锈钢压板易发生断裂的膜片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抽水泵的膜片机构,该膜片机构共设有一对,并通过连接件分别设置在抽水泵泵体与两侧抽水泵压板围设而成的空腔内,所述的膜片机构包括依次套设在连接件上的隔圈、内压板、膜片及不锈钢压板。
所述的连接件为双头螺栓。
所述的隔圈的内侧及不锈钢压板的外侧还分别设有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并且所述的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相互配合,共同将隔圈、内压板、膜片及不锈钢压板夹紧固定在双头螺栓的一端。
所述的膜片为蝶形膜片,所述的不锈钢压板卡接在蝶形膜片的背腔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不锈钢压板的厚度为2-4mm,高度为6-8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二螺母的内孔直径为10-12mm,外径为30-32mm。
所述的抽水泵泵体上还设有节流阀。
所述的抽水泵压板上设有与节流阀相适配的单向阀球体。
所述的单向阀球体上还设有O型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由于采用第一螺母及第二螺母,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将隔圈、内压板、膜片及不锈钢压板夹紧固定在双头螺栓的一端,安装便捷,牢固性好;
2)由于在内压板与第一螺母之间设置隔圈,则能够有效缓解第一螺母对内压板的压迫,进一步提高内压板的使用寿命;
3)由于采用与不锈钢压板型面贴合面积较大的第二螺母,在起到夹紧固定的同时,还能有效减少不锈钢压板所承受的压强,防止不锈钢压板的断裂,从而延长不锈钢压板的使用寿命,消除了抽水泵漏水的工时损失,节约了维修费用;
4)整体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安装便捷,能够有效解决抽水泵隔膜处的不锈钢压板易发生断裂的技术问题,提高抽水泵的使用安全性,降低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抽水泵泵体、2—抽水泵压板、3—连接件、4—隔圈、5—内压板、6—膜片、7—不锈钢压板、8—第一螺母、9—第二螺母、10—节流阀、11—单向阀球体、12—O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抽水泵的膜片机构,该膜片机构共设有一对,并通过连接件3分别设置在抽水泵泵体1与两侧抽水泵压板2围设而成的空腔内,膜片机构包括依次套设在连接件3上的隔圈4、内压板5、膜片6及不锈钢压板7,膜片6通过连接件3可往复移动地设置在抽水泵压板2与抽水泵泵体1围设的空腔内。其中,连接件3为双头螺栓。
隔圈4的内侧及不锈钢压板7的外侧还分别设有第一螺母8、第二螺母9,并且第一螺母8与第二螺母9相互配合,共同将隔圈4、内压板5、膜片6及不锈钢压板7夹紧固定在双头螺栓的一端。膜片6为蝶形膜片,不锈钢压板7卡接在蝶形膜片的背腔中。抽水泵泵体1上还设有节流阀10,抽水泵压板2上设有与节流阀10相适配的单向阀球体11,该单向阀球体11上还设有O型密封圈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众联合发展车身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众联合发展车身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85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进气歧管和具备该进气歧管的发动机
- 下一篇:泵插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