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易经皮肺穿刺及穿刺并发症处理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8440.3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8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鞠方鹤;洪辉华;杨淑玲;江立斌;吕昕;王维益;胡军旗;郑苏群;杨珺超;王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0/02;A61M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经皮肺 穿刺 并发症 处理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简易经皮肺穿刺及穿刺并发症处理工具。
背景技术
经皮肺穿刺是目前明确肺部疾病的常用诊断方法,目前我国临床上实施经皮肺穿刺常用的器械有注射麻药用的注射器,进行肺部活体组织取样的活检针,以及用于活检针定位的同轴穿刺针,采用上述器械进行穿刺操作的一般操作步骤是:1.先在CT或超声定位的辅助下确定拟穿刺部位;2.根据定位用注射器注射麻药,进行局部逐层浸润麻醉,麻醉后拔出注射器;3.以皮肤上的针眼确定麻醉部位,将同轴穿刺针穿刺入目标部位;4.拔出同轴穿刺针中的针芯,空出同轴穿刺针的腔体,将活检针穿刺入同轴穿刺针的腔体并沿同轴穿刺针插至目标部位进行活检取样。上述操作由于受呼吸活动的影响,同轴穿刺针并不能确保顺利地一次性准确穿刺到位,往往需借助CT或超声定位多次穿刺。受器械的限制,上述经皮肺穿刺方法存在如下缺点:在局部麻醉的过程中,同轴穿刺针穿刺过程中都需通过影像定位以确定同轴穿刺针能经局部麻醉部位到达目标部位,这样患者就有可能多次接受CT射线或超声波,造成身体损害;受呼吸运动影响,穿刺目标部位存在移动,同轴穿刺针穿刺难以一次成功,可能需要反复多次,增加患者痛苦;反复穿刺及多次影像定位会造成严重的时间浪费,令本已非常忙碌的医疗单位负荷进一步加重;穿刺操作易引起气胸或血气胸,而一旦发生又因受工具局限难以就地迅速处理,只能重新进行局部麻醉,借助影像定位另做穿刺进行胸穿排气,期间不仅耗用更多药品、器械,还会花费更多治疗处理时间,而且极有可能因处理不及时而导致严重后果。公开号为CN204446042U的发明于2015年7月8日公开了一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定位针,包括针管、针芯和针座;所述针管的尾部固定设置在针座的前端;所述针芯通过针座伸入至所述针管内;所述针管的长度为12cm;在所述针管的外表面由针尖至针尾方向,间隔设有一排刻度,所述刻度以毫米为单位;围绕在所述针管的周向设有与其紧密配合的定位套,该定位套的长度为1-3mm,在该定位套上设有不透X线标记点。本发明增加了安全度,并且减少病人痛苦。在针管外表面有一小橡胶圈进行定标,可保证在抽吸过程中不会刺入过深,并达到较精确定位抽吸幅度作用,而且在该橡胶圈的外表面设有不透X线标记点,在做CT时能实时看到穿刺的深度以及定位针的位置,大大增加了穿刺的效果。但该发明使用时也是主要靠影像定位引导,由于受呼吸运动的影响,仍然难以迅速而准确的进行肺部目标部位的穿刺。
发明内容
现有的经皮肺穿刺所使用的器械难以进行准确的目标部位定位及穿刺,使用过程中较多依赖影像定位,不利于提高操作效率及减轻减少病患附加伤害,且不便快速处理穿刺并发症,为克服这些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对影像定位的依赖,能确保经皮肺穿刺操作及并发症处理中对目标部位准确定位及穿刺,从而提高操作效率、减轻减少病患附加伤害并及时控制并发症的简易经皮肺穿刺及穿刺并发症处理工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经皮肺穿刺及穿刺并发症处理工具,包括定位针和切换机构,定位针包括针头和软管,针头连接在软管一端,软管上套设有同轴穿刺针套管,切换机构上设有活检针插口、可与软管连通的药剂输入口及气体引流管。切取人体组织标本所用的活检针直径较粗,同轴穿刺针套管用来对活检针导向,直径更粗,如果直接穿刺入人体会给患者带来较大损害及痛苦,因此穿刺前需要使用普通或较细的针头注射麻药。使用本工具时,针头穿刺入目标部位,通过药剂输入口注射麻药,在注射麻药时,软管也同时指示了一条准确通向目标部位的路径,完成局部麻醉后,将同轴穿刺针套管沿着软管穿刺入人体直接到达针头所在的目标部位,从而迅速而准确地穿刺到肺部目标部位,为最后的活检针取样建立指向准确的通道,在执行后面的活检针取样步骤时,将针头退出人体,拉动软管退到同轴穿刺针套管内暂时让出通道,活检针沿同轴穿刺针套管的腔道穿刺入人体,切取人体患病部位组织样本。取样完成后,活检针退出,推送软管使针头沿同轴穿刺针套管返回人体内,一旦病人出现气胸或血气胸,可立即启用气体引流管,接通气体引流管和软管进行排气。本工具由于使用定位针、同轴穿刺针套管直接进入人体进行目标部位的定位,即使因为呼吸而导致肺部运动,留在人体内的部分都能指示出最终的目标部位,定位针、同轴穿刺针套管交替定位并互相引导,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影像定位的依赖,避免患者多次接受CT射线或超声波,还可使得同轴穿刺针穿刺易于一步到位,避免反复修正位置和反复穿刺,从而提高经皮肺穿刺的操作效率,并减轻减少患者所受的附加伤害,此外,还能及时处理穿刺后的并发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中医院,未经浙江省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84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