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8343.4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5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闵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闵卫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62199 福建省泉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胃肠道 功能 紊乱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的药物。
背景技术
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患,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多有精神因素的背景,以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为主,而在病理解剖方面无器质性病变基础,因此也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主要在胃肠道涉及进食和排泄等方面的不正常,也常伴有失眠、焦虑、注意力涣散,健忘、神经过敏、头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患者年龄多在20~50岁,老年后初次发病者极少,女性多见(女:男2~5∶1)。
古代又称为“湿阻”、“湿证”、“湿病”、“伤湿”。湿阻是指湿邪阻滞中焦,运化功能减弱,以脘腹满闷,肢体困重,纳食呆滞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外感病。湿阻的病位在脾,因脾为湿土,不论外湿、内湿伤人,必同气相求,故湿必归脾而害脾。脾为湿土,其性喜燥恶湿,湿为阴邪,其性粘腻重浊,湿邪阻滞中焦脾胃,则脾为湿困,脾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浊,脾胃运化失职。水谷既不能运化,则脘痞纳呆,腹胀,大便不爽等;水津亦不能转输,脾主肌肉,湿困肌肤则头身困重。湿性粘腻,故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临床表现
胃肠道涉及进食和排泄等方面的不正常,也常伴有失眠、焦虑、注意力涣散,健忘、神经过敏、头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
湿阻病起病缓慢,迁延时间较长。一般人夏发病,至秋渐缓。典型的临床表现是重、闷、呆、腻、濡。重为肢体困重,闷为脘腹痞闷,呆指纳食乏味呆滞,腻指口粘苔腻。自觉口中粘腻不适,口淡无味,或口中有甜味,一般不渴,亦有口干口苦者,但必渴不欲饮,或但欲漱水而不欲咽。总见苔腻,或白腻,或黄腻,或黄白相兼而腻。濡为脉象濡。
诊断此症前必须排除器质性疾病,尤其是胃肠道的恶性病变,以IBS为例,多数患者情绪紧张,就医时述诉繁多,滔滔不止,有的将症状写在纸上,唯恐遗漏,首先应耐心听取和分析患者的陈述,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和常规化验,包括血常规,血沉,粪常规,粪隐血虫卵和细菌培养,纤维结肠镜及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有持续腹痛伴体重减轻者应作全消化道钡餐摄片除外克隆病;餐后持续上腹痛者作胆囊超声;怀疑胰腺疾患时作腹部CT及淀粉酶测定;怀疑乳糖酶缺乏症时应作乳糖耐量试验;小肠粘膜活检除外小肠粘膜疾病;结肠粘膜活检除外结肠炎。
药物治疗①三环类抗抑郁药对具有明显精神症状的患者有用,如阿米替林、多虑平、丙咪嗪和氯丙咪嗪等,为所首选;长期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也可以引起肝功能异常,严重时引起胆汁郁积性黄疽,应定期测查肝功能,合并应用保肝药。故应短期给予。②在痉挛性腹痛的IBS患者,抗胆碱能药物可减轻餐后腹痛和便意窘迫,如阿托品、山莨菪碱、双环维林;③钙拮抗剂,可减少餐后锋电位活动的增加,尼福达、维拉帕米、得舒特等。④中药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可用中医中药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同时应注意饮食以及生活习惯。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均可见记载于《中华本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的药物,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瓜蒌9份、旋复花6份、柴胡10份、厚朴12份、茯苓15份、干饧糟12份、郁金12份、牛奶柴30份、干姜9份、黍米9份。
下面结合中药学理论说明本发明有益效果:
发明人认为,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基本病机为邪阻滞中焦,升降受阻,运化不利,湿邪侵入人体的途径,就外感而言,是从体表、肌肤而入。至于内生湿邪,是因脾胃功能失职,运化失常而生。故治则采取祛湿健脾。湿阻之初,湿困中焦,脾虚不是主要矛盾,应以祛湿为主,可选用芳香化湿、苦寒燥湿、淡渗利湿等品,使邪外出;在病情发展出现脾虚之象时,则当以健脾与化湿之剂配合使用。
本发明运用:瓜蒌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旋复花其味首系之以咸,润下作咸,咸能软坚;柴胡和解表里,疏肝,升阳;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茯苓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干饧糟利胸膈、养脾胃、化饮食,益气缓中;郁金行气化瘀;牛奶柴补中益气,健脾化湿;干姜镇静、镇痛、抗炎、止呕;黍米益气补中。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肠,除湿理气之功。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闵卫,未经闵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83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