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准修复与护理面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7449.2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6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云;黎永良;黄博鑫;林丽;郑希;周渭;张蓝月;张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02 | 分类号: | A61K8/02;A61Q19/02;A61Q19/08;A61Q19/00;B33Y1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媖 |
地址: | 5100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准 修复 护理 面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精准修复与护理的3D打印面膜的制备方法,属于美容化妆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化妆品产品类型的领域中,面膜是其中的一个产品类别。其最基本同时也最重要的目的是弥补卸妆与洗脸仍然不足的清洁工作,在此基础上配合其他的成分实现相应的保养功能,例如保湿、美白、抗衰老、平衡油脂等。面膜主要包括面膜基底,常用的基底有无纺布、蚕丝、纤维等,其他功效性成分可以包括一些植物提取物,例如中药提取物、水果的提取物、花蕊的提取物等,也可以是氨基酸、蛋白质、精油一类。
市面上的面膜主要可以分为四类:剥离型面膜、粉状面膜、膏状面膜以及成型面膜。而由于使用过程中,粉状面膜和膏状面膜在使用完毕后均需要清洗擦拭,并容易存在残留,而剥离型面膜和成型面膜只需要使用后直接取下即可,使用方便而不易残留,因此深受用户喜爱。但是剥离型面膜和成型面膜在使用过程中都需要按压、拉伸来驱赶气泡,在此过程中,面膜容易因为皮肤与面膜之间的不贴合性发生断裂或破碎,因此,对于面膜与面部形态的契合显得十分必要。
在面膜的使用人群中,一般面部皮肤不仅仅只存在一个位点或一种病理状态,例如在上额出现痤疮的同时颧骨位置具有一块沉着色斑,一般面膜在同一张上只针对一种病理状态,不能同时达到多种精确的针对性护理,因此对于个性化的面膜制备以及个性化护理的实施,对于面膜使用者而言,具有方便、省时、针对性强的效果,同时也具有用于定点面部给药的用法。
目前有已经存在利用3D技术打印面部模具,制备贴合面部的面膜(专利号:CN104721061A),其利用3D技术制备的模具制备得到的面膜,具有很好的脸部贴合性,但没有针对个体面部皮肤局部问题多种解决方案同时作用方面的核心问题。另外一款干性面膜组及有机酸干性面膜的专利(专利号:CN103027847A),利用膜纸层负载有机酸,达到皮肤护理的目的,但其效果仅限于一种护理功能,也不具备好的面部贴合性及缺乏个性化精确修复与护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利采用面部外廓图像及皮肤状态分析数据,以3D打印面膜基底和精确喷涂相应功效成分的核心技术,采用干性面膜和润湿渗透液分开组装,制备与面部贴合度好、并针对面部皮肤多种问题同时进行精确定位修复与护理的新型个性化面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精准修复与护理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面部成像设备获得面部皮肤成像,构建3D面部形状图像,同时对面部皮肤肤质、状态、目的部位和异常状况等进行分析和数据采集,构建3D面部皮肤状态数据包;
(2)根据所述的面部形态以及状态数据进行计算机建模,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成模具,依据模具形态制备得面膜基底;
(3)根据所述的皮肤的状态数据包,对所述的面膜基底对应位置进行精准喷涂相应修复与护理的功效性成分,同时真空快速干燥,得到有功效性精确分布的干性面膜;
(4)配置润湿渗透液,与干性面膜配合使用,在使用时润湿面膜敷用。
步骤(2)所述的3D打印的模具材料为聚乳酸、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或聚苯乙烯中的一种。
步骤(2)所述的面膜基底材质为纸、棉、涤纶、无纺布、蚕丝、菌丝体、纤维或明胶中的一种。
所述的干性面膜中的功效性成分包括美白成分、祛斑成分、祛痘成分、除皱成分、祛黑眼圈成分、保湿成分、油性成分以及抗过敏成分的一种或多种;分散溶剂采用水、乙醇或二者混合物,在加热真空干燥下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74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