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于降温控制的大体积建筑基础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7377.1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4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义权;张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于 降温 控制 体积 建筑 基础 结构 | ||
1.一种利于降温控制的大体积建筑基础结构,所述大体积建筑基础是指长宽高任一方向上尺寸不小于2米的建筑基础,包括位于内部的钢筋笼结构和与钢筋笼结构浇筑为一体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建筑基础上设置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管,冷却水管水平铺设于建筑基础内部构成冷却区域,冷却区域边缘到建筑基础四周侧表面距离不大于1米,冷却水管固定在钢筋笼结构上且冷却水管两端具有向上延伸出建筑基础上表面的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冷却水进口用于和冷却水水源相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降温控制的大体积建筑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水源包括一个冷却水水池,冷却水水池内设置有水泵,水泵通过进水水管连接到冷却水进口,所述冷却水出口通过出水水管连接回冷却水水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降温控制的大体积建筑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区域内的冷却水管为由多段水平间隔的直线段和交错连接于相邻直线段端部的半圆形段构成的蛇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降温控制的大体积建筑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管径为2-10厘米,冷却水管为钢管或有机玻璃管或塑料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降温控制的大体积建筑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冷却水管在建筑基础内铺设为相互连通的多层,每层冷却水管均构成一层冷却区域,位于上下两侧的冷却区域距离建筑基础上下表面距离不大于1米,相邻两层冷却区域间距1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降温控制的大体积建筑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冷却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冷却水进口处的冷却水流量控制阀和设置于建筑基础上的测温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于降温控制的大体积建筑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装置,包括测温管,测温管下端竖向埋设于建筑基础内部,上端露出建筑基础上表面,还包括用于检测测温管内外部温度的温度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于降温控制的大体积建筑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测温装置成组设置,且每组测温装置包括至少一根下端延伸至建筑基础底层位置的底层测温管和位于底层测温管内底部的底层测温温度计、一根下端延伸至建筑基础中层位置的中层测温管和位于中层测温管底部的中层测温温度计、一根下端延伸至建筑基础上层位置的上层测温管和位于上层测温管底部的上层测温温度计、以及一根暴露于测温管上方的外部测温温度计,各温度计靠绳索吊设于一根横梁,横梁两端支撑在一根支撑竖梁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于降温控制的大体积建筑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测温管上端位置高于中层测温管上端位置高于上层测温管上端位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于降温控制的大体积建筑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组测温装置沿直线排列成排且至少包括两排,一排分布于冷却区域内,一排分布于冷却区域边缘和建筑基础边缘的中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73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