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自由度多环路混联机械臂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47364.4 | 申请日: | 2016-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2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 发明(设计)人: | 邓必懋;杨海东;周艳红;刘祥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25J3/02 | 分类号: | B25J3/02;B25J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70 | 代理人: | 刘晔 |
| 地址: | 5282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度 环路 联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臂,具体涉及一种四自由度多环路混联机械臂。
背景技术
机构是机械装备的核心,在机器人的研究中,机器人机构的构型研究是其创新设计的基础。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研究较为成熟的串联结构和并联结构,常用的串联机械手,工作空间大、灵活度高、结构和控制简单、壁障能力强,但相对而言,承载能力低,相反,并联机械手工作空间小,但承载能力高、刚度大,串联结构和混联结构的优缺点具有互补性,如果能有效的结合两者的优点来设计出混联机械手,这种机械手的性能相比于串联和并联机械手将会更加优越。尤其在重载码垛的应用中,需要承载能力高、灵活度高的机械臂进行工作,冗余的自由度或繁杂而不实用的结构都将影响机械臂的实用性。要合理地利用尽可能少的杆数实现适用于实际生产的自由度数和承重能力,需从结构上对机械臂进行创新的研究和设计。
中国专利申请CN201510091183.7公开了一种两自由度定位机构及其多自由度混联机械手,包括基座和末端执行器,所述基座与末端执行器之间设有并联部分和串联部分,所述并联部分包括旋转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串联部分包括三个平行四边形机构;通过并联部分的驱动作用和串联部分的比例放大和平动,从而将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相对于旋转框的滑动最终转化为末端执行器的两个平动自由度。然而该专利涉及的机械手加上旋转框涉及了13杆,环路太多,实际上限制了关节活动范围,实用价值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九杆实现四自由度的多环路混联机械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四自由度多环路混联机械臂,包括:
基座;
机体设置于基座内的第一电机;
位于基座之上且连接第一电机转轴的安装板;
上臂连杆组件,包括分别经转动副连接安装板的第一上臂连杆、第二上臂连杆和第三上臂连杆,该上臂连杆组件还包括两端分别经转动副连接第一上臂连杆和第二上臂连杆远离安装板一端的第四上臂连杆;
三角板,该三角板的三个端角部分别形成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一端经转动副连接第四上臂连杆连接第二上臂连杆的一端,第一端与第四上臂连杆形成的转动轴线重合于第二上臂连杆与第四上臂连杆形成的转动轴线,第二端经转动副连接第三上臂连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
下臂连杆组件,包括经转动副连接三角板第二端的第一下臂连杆、经转动副连接三角板第三端的第二下臂连杆、以及第三下臂连杆,其中第二端与第一下臂连杆形成的转动轴线重合于第二端与第三上臂连杆的转动轴线,第二下臂连杆远离三角板的一端经转动副连接第三下臂连杆的一端,第一下臂连杆远离三角板的一端经转动副连接于第三下臂连杆的杆体上;
第二电机,该第二电机的机体设置于第三下臂连杆远离第二下臂连杆的一端上,该第二电机的转轴连接一末端执行器;
机体设置于安装板上的第三电机,用于驱动第一上臂连杆或第二上臂连杆或第三上臂连杆转动的第三电机转轴连接于该上臂连杆连接安装板的一端上;
机体设置于三角板上的第四电机,用于驱动第一下臂连杆或第二下臂连杆转动的第四电机转轴连接于该下臂连杆连接三角板的一端上。
优选地,第三电机的转轴连接于第三上臂连杆连接安装板的一端上,第四电机的转轴连接第一下臂连杆连接三角板的一端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更换不同的末端执行器,可应用于码垛、抓取等工业活动中;利用电机驱动,将安装板作为一连杆计算在内,用九杆形成的混联结构实现四自由度的活动范围,在保证杆件数目和杆件之间连接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各杆件的尺寸和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九杆形成的混联结构具备较好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充分满足重载码垛对机械臂承载能力和活动范围的要求;结构轻便灵活,正、反解求解容易,易于实现实时控制;可于机械臂与末端执行器处增加多自由度手腕或电机,则可实现机械臂更多自由度的活动范围,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自由度,避免多余的自由度造成自由度冗余和复杂的结构影响机械臂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四自由度多环路混联机械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00、转动副;1、基座;2、安装板;31、第一上臂连杆;32、第二上臂连杆;33、第三上臂连杆;34、第四上臂连杆;4、三角板;51、第一下臂连杆;52、第二下臂连杆;53、第三下臂连杆;6、末端执行器;71、第二电机;72、第三电机;73、第四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未经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73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向零力控制的模拟转矩控制方法以及系统
- 下一篇:翻板工作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