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刚地黄精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6342.6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6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宋作华;冯富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作华;冯富有 |
主分类号: | C12G3/04 | 分类号: | C12G3/04;A61K36/899;A61P33/02;A61K35/5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精酒 清液 制备 质量百分比 青蒿 甘草 黄精 甲鱼 枸杞 浸泡 度数 混合物 蒸馏 纯净水 弓形虫 浸出袋 上袋口 贮酒罐 补气 放入 活血 健肾 目筛 强腰 去除 消渴 原酒 装入 过滤 取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刚地黄精酒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成分:青蒿,甲鱼,甘草,黄精,枸杞,竺黄;一种刚地黄精酒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将青蒿,甲鱼,甘草,黄精,枸杞,竺黄,去除杂质,清理干净;按质量百分比取出制成混合物;再装入浸出袋并封上袋口;放入65°蒸馏原酒贮酒罐浸泡,浸泡好后用150‑250目筛过滤二次以上得到清液;在清液中加入纯净水,使清液中酒的度数为40‑50°,制成一种刚地黄精酒。本发明能够清除弓形虫;活血、养肝、舒肝,消渴止烦、健肾强腰、固精补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酒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刚地黄精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弓形虫中医叫三尸虫,是细胞内寄生虫。寄生于细胞内,随血液流动,到达全身各部位,破坏大脑、心脏、眼底,致使人的免疫力下降,患各种疾病。它是专性细胞内寄生虫,球虫亚纲,真球虫目,等孢子球虫科、弓形体属。形体滋养体能分泌穿透增强因子,主动攻击使细胞壁发生变化而进入细胞内,使其受损。宿主对之可产生一定免疫力,消灭部分虫体,而部分未被消灭的虫体常潜隐存在于脑部、眼部,并形成包囊。当宿主免疫力降低时,包囊破裂后逸出的缓殖子进入另一些细胞进行裂殖,形成新的播散。弓形体在感染后,可使宿主的T细胞、B细胞功能受抑制,以致在急性感染期虽存在高浓度的循环抗原,但可缺乏抗体。且特异性抗体的保护作用有限,其滴度高低对机体保护作用并无重大意义,仍有再感染可能。弓形体直接损害宿主细胞,宿主对之产生免疫应答导致变态反应是其发病机制。从虫体侵入造成虫血症,再播散到全身器官和组织,在细胞内迅速裂殖,可引起坏死性病变与迟发性变态反应,形成肉芽肿样炎症,多沿小血管壁发展而易引起栓塞性病变。弓形体入侵主要部位肠道一般不引起炎症。最常见的病变为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淋巴滤泡增生;肝脏间质性炎症或肝细胞损害,急性心肌炎、间质性肺炎;中枢神经系统早期见脑部散在多发性皮质的梗死性坏死及周围炎症,小胶质细胞增生可形成结节,血栓形成及管室膜溃疡,以致导水管阻塞,形成脑积水。视网膜脉络膜炎较常见。
目前患者只有确诊后才进行治疗,无法做到防患,发现或治疗不及时会延误病情,治疗不彻底常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细胞内弓形虫逐渐减少的刚地黄精酒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刚地黄精酒,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成分:青蒿23-27%,甲鱼40-48%,甘草11.2-15.2%,黄精5.6-7.6%,枸杞5.6-7.6%,竺黄2.8-4.3%。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成分:青蒿26%,甲鱼44.6%,甘草13%,黄精6.5%,枸杞6.5%,竺黄3.4%。
一种刚地黄精酒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将青蒿,甲鱼,甘草,黄精,枸杞,竺黄,去除杂质,清理干净;
(2)按质量百分比取步骤(1)中的青蒿23-27%,甲鱼40-48%,甘草11.2-15.2%,黄精5.6-7.6%,枸杞5.6-7.6%,竺黄2.8-4.3%混合,制成混合物;
(3)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装入浸出袋并封上袋口;
(4)将浸出袋放入65°蒸馏原酒贮酒罐浸泡,所述步骤(2)中的混合物与酒的比例为:1∶3-6;浸泡时间为:5-9月份浸泡一个月,其它时间浸泡一个半月;
(5)将步骤(4)浸泡的酒用150-250目筛过滤二次以上得到清液;
(6)将步骤(5)中的清液加入纯净水,使清液中酒的度数为40-50°,制成一种刚地黄精酒;
(7)将步骤(6)刚地黄精酒装瓶,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作华;冯富有,未经宋作华;冯富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63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