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中空二氧化硅微球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6142.0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2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龚彩荣;毛腾;陈旭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18 | 分类号: | C01B33/18;B01J20/281;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二氧化硅 固定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制备技术,具体而言,设计一种全中空二氧化硅微 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高效分离技术,而色谱柱是高效液相色谱的 核心组成部分,开发新型柱填料、揭示其分离机制是当前HPLC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 色谱柱固定相对色谱分离至关重要,是实现有效分离的关键。硅胶因具有良好的机械强 度、表面易于改性等优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色谱填料材料。随着分析对象的不断增多, 样品的复杂程度日益提高,对色谱技术的要求也越拉越高。理想的固定相应具有狭窄的 粒径分布,较高的比表面积及合适的孔结构,并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能和机械强度。其中 孔径是影响色谱固定相分离效果的关键因素,孔径的大小决定了色谱固定相的比表面积, 固定相的比表面积随孔径的增大而减小,而分离效率随孔径的减小而提高。经过多年的 发展,可以将目前大量制备全多孔球形硅胶的研究工作分为四类:堆砌硅珠法、两相法、 喷雾干燥法和生物囊法。上述四种合成方法中堆砌硅珠法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诸多原 因我国高性能的多孔硅胶基质仍需要进口。目前,国产固定相在性能和品种上与国外发 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制备方法落后以及固定相性能欠佳两个方面。为了 提高效率,粒径均匀、直径小、球形均一、孔径分布集中、比表面积大的硅胶固定相成 了色谱工作者争相追求的目标,在高校色相色谱分离、检测农残成分含量过程中,硅胶 微球是一种理想的耐高压、高机械强度的固定相。现阶段分离、检测农残成分含量过程 中高效液相色谱使用5μm的硅胶实心微球,但是色谱柱压力是一个难题。此外,在分 离、检测过程中涉及使用的最佳流速、分离速度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全中空二氧化硅微球固定相及其制备 方法,克服已有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的实心球问题和大粒径,该固定相具有优异的分离 性能,适合应用在高效液相色谱中,其制备方法过程简单。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全中空二氧化硅微球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1,利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带正电的聚苯乙烯(PS)微球模板
使用乙醇和水作为混合溶剂,其中乙醇为60—70质量份,水为5—10质量份,加入 1—2质量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分散剂,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入苯乙烯20— 30质量份、由等质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偶氮二异丁腈咪盐酸盐(AIBA)组 成的引发剂,并分散均匀,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偶氮二异丁腈咪盐酸盐(AIBA) 的质量份为0.25—1;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升温至热引发温度之上以引起苯乙烯的聚合反 应,最后将获得的产物离心后,分别用乙醇和水洗涤,再进行干燥即得到白色带正电荷 的聚苯乙烯粉体。
在步骤1中,乙醇为65—67质量份,水为6.5—8质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为1.5— 1.7质量份,苯乙烯为25—28质量份,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偶氮二异丁腈咪盐酸盐 (AIBA)的质量份为0.26—0.5。
在步骤1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氦气或者氩气。
在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70—90摄氏度,优选75—80摄氏度;反应时间为10—20 小时,优选12—15小时。
在步骤1中,将获得的产物用超速离心机在4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0min后用分别 用乙醇和水洗涤至少两次,将所得的产物在50℃下干燥8h,得到白色带正电荷的聚苯乙 烯粉体。
步骤2,制备聚苯乙烯和硅胶的核壳结构的复合体(PSSiO2复合体)
将步骤1制备的带正电荷的聚苯乙烯均匀分散在由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水和乙醇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并使用氨水调节至碱性,向其中匀速滴加由正硅酸乙酯 (TEOS)和乙醇组成的混合溶液,反应温度为20—40摄氏度,反应时间至少3小时;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0.3—0.5质量份、水为15—20质量份、乙醇为80—85质量份; 正硅酸乙酯为6—10质量份、乙醇90—94质量份。
在步骤2中,使用氨水调整至pH值为8—9。
在步骤2中,匀速滴加由正硅酸乙酯(TEOS)和乙醇组成的混合溶液时,控制在 30—60min内滴加完毕。
在步骤2中,带正电荷的聚苯乙烯为1—5质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61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双疏性能的新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四氟化硅的制备及纯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