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5810.8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5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郭成;许守东;陈勇;宋忧乐;赵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H02J3/38;H02P9/00;H02P10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电机组 降功率 升功率 有功功率控制 分配策略 风电场 有功功率调节 控制能力 控制序列 控制要求 运行寿命 老化 分组 分类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风电机组参与风电场AGC升/降功率控制能力对风电机组进行分类,将风电机组分为升功率、降功率和功率不可调风电机组;根据升功率稳定性设定升功率风电机组的升功率优先序列,设定升功率优先序列和分配策略;根据降功率稳定性设定降功率风电机组的降功率优先序列,设定降功率优先序列和分配策略;根据风电场AGC升/降功率控制要求控制风电机组执行升功率或降功率操作。本发明提供的风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方案,能够充分考虑影响风电机组运行寿命的因素,根据上述因素的特点进行分组,选择相应的控制序列与策略,对风电机组进行有功功率调节,从而减缓风电机组的老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增大,尤其是风电的大规模集中接入,风电系统与电力系统的关联程度也越来越紧密。这也增加了风电场运营部门在风电的可预测性和可调控性方面的技术难度,其中,如何合理地控制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输出控制,是风电领域经常遇到的技术难题。
相关技术中,一般通过风电场AGC(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自动发电控制)控制系统来实现对风电机组有功功率的输出控制。其中,针对风电机组有功功率的输出控制,包括:基于实时测风数据或超短期有功功率预测数据的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方案。此类方案的特点是:根据实时测风数据或超短期有功功率预测数据,计算出风电机组中单机可能的最优功率和最大功率,并结合风电机组实时有功功率确定风电机组有功出力控制的优先排序,根据该优先排序实现调度指令的优化分配。该方法仅仅以“预测数据”与“风电机组实时有功功率”之间的有效关系为依托,只是根据风电机组周围环境因素调整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而控制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并未考虑风电机组中,影响风电机组运行寿命的因素,导致风电机组运行状态不协调,风电机组容易老化,寿命缩短。
综上所述,如何合理地调节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输出,以减小风电机组的老化程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风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方案,没有考虑到影响风电机组运行寿命的因素,导致风电机组容易老化,寿命缩短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不同运行状态的风电机组参与风电场AGC升/降功率控制的参与能力,对所述风电机组进行分类,将所述风电机组分为升功率风电机组、降功率风电机组和功率不可调风电机组;
根据不同运行状态的风电机组的升功率稳定性设定所述升功率风电机组中各组风电机组的升功率优先序列,在所述升功率风电机组中,分别设定不同运行状态的风电机组内部风机的升功率优先序列,并设定所述升功率风电机组的升功率分配策略;以及,
根据不同运行状态的风电机组的降功率稳定性设定所述降功率风电机组中各组风电机组的降功率优先序列,在所述降功率风电机组中,分别设定不同运行状态的风电机组内部风机的降功率优先序列,并设定所述降功率风电机组的降功率分配策略;
根据风电场AGC升功率控制要求,控制所述风电机组按照设定的升功率优先序列和升功率分配策略执行升功率操作;或者,
根据风电场AGC降功率控制要求,控制所述风电机组按照设定的降功率优先序列和降功率分配策略执行降功率操作。
优选地,所述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包括:故障停机状态、正常运行状态、带故障运行状态、不可调运行状态、低功率运行状态以及自由发电状态;
所述升功率风电机组包括:正常停机状态的风电机组、低出力运行状态的风电机组和自由发电状态的风电机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58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导线间形成空气间隙的方法
- 下一篇:自适应电源监测切换电路及其使用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