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芳香烃的高效降解菌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45801.9 申请日: 2016-01-22
公开(公告)号: CN105670962B 公开(公告)日: 2019-05-10
发明(设计)人: 冯守帅;杨海麟;张燕可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02F3/34;B01D53/84;B01D53/72;C12R1/01;C02F101/32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代理人: 耿晓岳
地址: 214122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芳香烃 高效 降解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株芳香烃的高效降解菌及其应用,属于环境污染物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纤维化纤维微细菌SS‑2,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031。该菌株对苯、甲苯、苯乙烯均都具有较好的降解能力,说明该菌株具有较宽的底物利用能力和较强的有机溶剂耐受性。用该菌的生长态细胞在同时含有苯、甲苯、苯乙烯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发现该菌能够在较高的苯类底物浓度范围内以其为碳源快速生长,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该菌株具有较强的有机溶剂耐受性。该菌适于工业废水废气中苯类物质的降解,以期提高现有生物处理该类物质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芳香烃的高效降解菌及其在单环芳香烃降解方面的应用,属于环境污染物生物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状态已经不再是解决基本温饱问题和物质需求了,而是转变为对优质安全的生存环境的渴求,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人员也一直致力于研究微生物对芳香烃类污染物的降解机理的研究。一些芳香烃类化合物能给人们的安全健康带来较大威胁,如苯、甲苯、苯乙烯能够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且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其中苯已是明确的易致癌物。目前,处理含挥发性的芳香烃废气的方法主要有燃烧法、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生物法。其中燃烧法对于处理低浓度和高浓度的有机废气均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吸收法、冷凝法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气的效率较高;而吸附法和生物法则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燃烧法处理过程一些有机物可能不能完全转化,产生有毒的中间产物;吸附法的运行成本高,且吸收液仍需进行再次处理;吸收法需要提供很高的压力,且吸收液需要回收;冷凝法的工艺较为复杂,样品的入口要求严格。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自身代谢,通过微生物体内的酶促作用使苯环断裂,进一步代谢为其他中间产物,继而被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对于石油化工等产业中大量低浓度的芳香烃的治理而言,生物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在经济和技术方面都有较大的优越性。生物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无二次污染,已经在一些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生物法处理低浓度的有机废气效果较好,但是处理高浓度的废气效果却很低。

因此,筛选一株耐有机溶剂并能高效降解芳香烃的单环芳香烃降解菌,对于进一步促进生物法降解单环芳香烃的应用极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供一株能高效降解单环芳香烃的菌株使其应用于石油化工废水废气的处理。

本发明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提供了一株能高效降解单环芳香烃的菌株,所述菌株命名为纤维化纤维微细菌(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SS-2。

所述菌株筛选来自某公司的污水处理系统,其是通过构建快速筛选法而得到的。

优选地,所属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为KU170621,与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 B107(GenBank:HQ877779.1)具有100%的相似性。

优选地,本发明所提供的菌株,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在LB培养基上为黄色,表面光滑湿润规则,边缘整齐,凸起,不透明,粘性较强。所述菌株能以单环芳烃为碳源进行生长。

所述菌株的筛选方法:在污水处理系统取样,采用加有苯、甲苯、苯乙烯的无机盐培养基驯化培养,在最后几次驯化完成的摇瓶中取培养液50uL均匀涂布于平板驯化筛选培养基培养,挑选出在平板培养基上单独的且长势较好的菌落划线分离,在平板驯化筛选培养基上转接3次得到纯化菌株。

所述菌株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能在模拟含单环芳香烃的废水中生长,并能降解其中的芳香烃。

本发明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株所述的纤维化纤维微细菌(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SS-2在单环芳香烃降解方面的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58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