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根据父母本粒型差异进行杂交水稻混播制种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5773.0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2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林;李志彬;朱崴;刘欣;章莹;亓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天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根据 父母 差异 进行 杂交 水稻 制种 技术 | ||
1.本发明的目的是探索出一种杂交水稻可混播制种的技术,解决杂交水稻常规制种程序和操 作技术烦杂、成本较高等问题,最终形成一套杂交稻混播制种技术操作规程。
(1)本技术首先采用传统人工去雄杂交育种的方法,先将千粒重小于等于15g的小粒品种定 向转育为千粒重小于等于15g的小粒不育系或者恢复系。
(2)再选用与步骤一中新转育的小粒不育系或者恢复系的播始历期相近的,千粒重25g以上的 中大粒的不育系或者恢复系与之配组,从中筛选强优势组合。
(3)在生产杂交种子时,改变过去父母本分开播种栽插的烦琐程序,采用父母本一次混合直播, 或者父母本按一定比例混合播种后、移栽、或抛秧、或机插、混合收获,简化播栽和分别 收获工序,收获后在通过一定孔径的筛子,大粒的品种留在筛子中,小粒品种漏过筛子。 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合格的杂交稻种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该新方法的特征在于:选择好合适的小粒品种作为转育不育系或恢 复系的亲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该新方法的特征在于:杂交稻亲本播始历期一定要非常相近,最佳 方案是父本的播始历期比母本早两天左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该新方法的特征在于:筛子的孔径一定要与父母本的粒型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天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天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57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