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射频/微波技术的旋转式超声波探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5385.2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9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卫;徐磊;刘涛;刘光磊;范弘;孙鲁伟;杨博;童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射频 微波 技术 旋转 超声波 探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材、棒材超声波探伤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基于射频/微波 技术的旋转式超声波探伤装置,可以快速、高效的超声波检测钢管/钢棒。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管材/棒材生产企业对产品的检测效率和检测质量要求越 来越高。传统的自动化超声探伤方式主要有钢管螺旋前进,探头不动的水碗式探伤 方法;钢管原地旋转,上方探伤小车沿钢管轴向移动扫查的倒水碗式探伤方法等, 传统的探伤方法探伤速度慢,检测效率不高。
为了提高管材/棒材自动化超声探伤的检测效率,目前市场上常采用管材/棒材 直线前进,超声探头围绕管材/棒材原地旋转做周向扫查的探伤方法,探头旋转式超 声波探伤装置又称超声旋转头。根据超声信号的耦合方式不同,目前超声旋转头主 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滑环耦合式超声旋转头,另一类是电容耦合式超声旋转头。 这两种超声旋转头装置虽然可以提高超声探伤速率,但是目前二者都存在着难以克 服的缺点。滑环耦合式超声旋转头在高速旋转时存在高频摩擦噪声,会对超声检测 信号造成很大干扰,影响超声探伤的信噪比;电容耦合式超声旋转头的电容耦合片 容抗较大,超声波检测信号在电容耦合片中传输的过程中衰减很大,容易造成信号 失真。除了上述缺点外,滑环耦合式超声旋转头和电容耦合式超声旋转头装置由于 信号耦合方式所限,导致其通道数量有限,检测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企业对管材/棒 材同时进行纵伤、横伤、分层/测厚等多功能探伤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射频/微波技术的旋转式超声波探伤装置,检测 速度快、灵敏度高、信号无衰减失真、同时能够大量扩展检测通道数量。本发明提 供的超声旋转头装置,采用射频/微波信号传输技术,使得超声检测信号以射频/微 波的形式,以数字化无线传输方式由转子单元传输到定子单元,不存在诸如滑环耦 合模式中高频摩擦噪声的干扰,也不会像电容耦合模式一样造成信号衰减失真。而 且本发明的基于射频/微波技术的旋转式超声波探伤装置可以很容易的扩展探伤通 道数量,增加探伤功能。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射频/微波技术的旋转式超声波探伤装置,包括电机传动单 元、转动单元(也称转子单元)、固定单元(也称定子单元)。所述的转子单元包 括空心轴1、多边形花栏架2、超声波发射/接收模块8、旋转头内部的信号无线传输 模块9、电耦合铜环7、超声波探头架及超声波探头。所述的定子单元包括轴承12、 水套装置10、导套11、三抓定心装置13、碳刷架16和石墨碳刷17、旋转头外部的 信号无线传输模块18、基座15。
所述的多边形花栏架2和所述的电耦合铜环7分别布置固定于空心轴1的两边。 多边形花栏架2用于安装和固定超声波发射/接收模块8和旋转头内部的信号无线传 输模块18;电耦合铜环7用于耦合直流电源,给超声发射/接收模块8和旋转头内部 的信号无线传输模块9提供直流电。
根据探伤工艺的设计排布,所述的探头架3沿空心轴1周向位置均匀布置固定 于多边形花栏架2和电耦合铜环7之间,超声波探头4、5和6分别固定于探头架3 上。
所述的空心轴1两端固定于轴承12内,所述的轴承12、水套装置10、导套11、 三抓定心装置13、碳刷架16、旋转头外部的信号无线传输模块18和电机系统19固 定于基座15上。水套装置10用于给空心轴1内注入耦合用水;碳刷架16用于固定 石墨碳刷17,石墨碳刷通过与电耦合铜环7接触,将直流电源持续、稳定的供给转 子单元;导套11和三抓定心装置13可以对被检测管材/棒材起到辅助导向和固定作 用;电机系统19带动转子单元转动。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射频/微波技术的旋转式超声波探伤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53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