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压电器设备过载、断相保护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5301.5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8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郎福成;张红奎;张旭;王宇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周智博;宋铁军 |
地址: | 10003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电器设备 过载 保护 特性 测试 装置 方法 | ||
一种低压电器设备过载、断相保护特性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大电流发生器、调压器、调流电动机、IGBT、驱动保护电路、AVR单片机、电动转换开关、控制电源、电流互感器和信号调理电路、显示单元、控制面板、通讯模块和工控机,其采用AVR单片机根据试品情况自动调节试验电流及记录实验结果,避免了人工测量的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测试精度,为电器设备测试装置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器设备测试技术领域,且特别一种低压电器设备过载、断相保护特性测试装置和测试技术。
背景技术
过载、断相保护特性测试是指电气设备在特定的额定电流下,通过测试装置测试其故障动作时间。过载又叫过负荷,是指电气设备的长期工作电流超过其额定值,是设备寿命较小或损坏。断相是指电动机运行过程中一相断相或者三相不平衡,造成电动机输出转矩比正常运行时小很多,在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工作电流增加,造成过热损坏设备。目前低压电器设备过载、断相保护测试装置和测试技术水平落后、自动化程度低,采用接触器、继电器、控制按钮等器件组成,测试过程需要手动调节和人工记录实验数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压电器设备过载、断相保护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其目的是解决以往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低压电器设备过载、断相保护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大电流发生器、调压器、调流电动机、IGBT、驱动保护电路、AVR单片机、电动转换开关、控制电源、电流互感器和信号调理电路、显示单元、控制面板、通讯模块和工控机;其中AVR单片机与大电流发生器连接,大电流发生器的输入端与调压器的电流输出相连接,调压器旋转主轴与调流电动机的主轴相连接,调流电动机的控制端通过IGBT及驱动保护电路与AVR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PA0相连接,电动转换开关的控制端与AVR单片机的PA1相连接,电流互感器的测试端与测试试品导线相连接,控制电源的电压调节端与AVR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PA2相连接,控制电源的电压输出端和试品电源接线端子相连接,电流互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出端与AVR单片机的输入端PA3相连接,试品转接装置输入端与大电流发生器的电流输出端相连接,试品转接装置的输出端和试品主回路相连接,显示单元的输入端和AVR单片机的PB0-PB5、PC0-PC2相连接,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AVR单片机的输入端PA4-PA7相连接,工控机通过通讯模块与AVR单片机的通讯接口SPI相连接。
大电流发生器容量为60KW,由四个不同的磁路并联组成,分别为两个10KW和两个20KW的磁路,其中一个10KW磁路的输出电流值可调,另外一个10KW磁路和两个20KW磁路输出电流为固定值,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产生0-60KW的输出功率,电动转换开关的档位和大电流发生器对应的功率输出关系如下所示:
第1个“0”位:全部断开;“1”位:可投入0~10KW可调;
第2个“0”位:全部断开;“2”位:可投入0~10KW可调+10KW全压;
第3个“0”位:全部断开;“3”位:可投入0~10KW可调+20KW全压;
第4个“0”位:全部断开;“4”位:可投入0~10KW可调+10KW全压+20KW全压;
第5个“0”位全部断开;“5”位:可投入0~10KW可调+20KW全压+20KW全压;
第6个“0”位:全部断开;“6”位:可投入0~10KW可调+10KW全压+20KW全压+20KW全压,此时大电流发生装置满负荷。
利用上的低压电器设备过载、断相保护特性测试装置所实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53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