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肢吊具及组合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5075.0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0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唐征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张春雨;逢京喜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肢吊具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吊具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肢吊具及组合吊具。
背景技术
现在双肢吊具已经在社会上普遍使用了,一个起重架和起重链,两个 起吊点基本上可以吊起大部分的物体。此吊具广泛用于汽车,机械,机电 行业相关产品的装运,转移。此双肢吊具还经常用在生产,装配任务中, 如汽车的变速器的安装发动机变速器总成的安装及一些更大的机械零部件 的安装。
此吊具的起重链是固定长度,不适合所有的起吊状态,有时物件的起 吊状态是需要一定倾角的。例如发动机,变速器总成的安装,其整体结构 是呈一定倾角的;安装,更换变速器时变速器的状态也是需要一定倾角的。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为了满足发动机、变速器啊的角度要求,双 肢吊具起重架1a两侧的起重链2a长度是不等长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配合 倾斜的起吊状态。但是实际装配时倾斜度是变化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 发动机、变速器的安装角度进行调节,现有技术的双肢吊具两侧起重链长 度固定,无法对发动机、变速器等被吊物体的安放角度进行调节。
在某些状况下,发动机、变速器等被吊物体的装配角度不正确,安装 会变得费时费力,降低生产效率,而且会导致装配人员的野蛮操作,甚至 损坏工件。在吊装大的工件时还会增加操作人员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肢吊具及组合吊具,以期解决发动机、变速 器等被吊物体安装时,安放角度无法通过双肢吊具调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肢吊具,包括吊挂在起重架上的 起重链,和设在所述起重链端部的挂钩,所述起重链由多个链环首尾相连 组成,还包括链轮,所述链轮通过承重轴转动安装在所述起重架内,所述 起重链吊挂在所述链轮上;所述链轮的外端面上周向间隔预设距离的设有 多个的环形槽,且相邻的两所述环形槽间由一矩形槽相连;所述起重链绷 紧时,相邻两链环中,两者中的一者与所述矩形槽相配,另一者与所述环 形槽相配。
优选地,所述承重轴的一端伸出所述起重架,且伸出端上固定有一涡 轮,所述涡轮的顶部与一水平放置的蜗杆相啮合,转动所述蜗杆时,所述 链轮带动所述起重链沿所链轮的外端面运动。
优选地,所述起重架上设有承重轴安装面和蜗杆轴安装面,所述承重 轴安装面对置设置且顶端相连;所述蜗杆轴安装面沿所述承重轴安装面两 侧垂直向外延伸。
优选地,所述蜗杆轴安装面设在所述承重轴伸出端的承重轴安装面上。
优选地,蜗杆轴的一端通过螺母转动安装在一侧的蜗杆轴安装面上, 所述蜗杆轴的另一端伸出另一侧的蜗杆轴安装面后,与一摇把相连。
优选地,还包括套装在所述蜗杆轴上的轴套,所述轴套分别安装在所 述蜗杆的两侧,所述轴套的一端与蜗杆的螺旋齿接触,另一端抵靠在所述 蜗杆轴安装面的内端。
优选地,还包括设在所述起重架顶端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开设有 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装有吊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组合吊具,所述组合吊具由两个上述方案中的双肢 吊具组成,一所述双肢吊具起重链的一端与另一所述双肢吊具起重架的顶 部相连。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通过在链轮的外端面周向设置矩形槽与环形槽,与 起重链配合,转动承重轴,承重轴带动链轮转动,进而带动起重链转动,完成 对被吊物体姿态角度的调整,提高了被吊物体安放时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 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 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双肢吊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双肢吊具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链轮与起重链配合处的结构图;
图4为安装在起重架上的涡轮蜗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图4的主视图;
图7为去除起重架后涡轮蜗杆与链轮的结构关系图;
图8为起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起重链与链轮的装配图;
图10为未调整双肢吊具起吊装发动机、变速器时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50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连铸中间包
- 下一篇:一种双缸造型机起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