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气缸盖翻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4686.3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5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友亮;杨词义;孙晓锋;王忠明;孟闯;谷园;孙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 |
主分类号: | B66F19/00 | 分类号: | B66F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奚胜元;奚晓宁 |
地址: | 210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转 支撑耳 滚筒装置 上筒体 支撑架 滚动轴承 内燃机气缸盖 翻滚装置 平台架 气缸盖 下筒体 上筒 底座 柴油机气缸盖 大件物品 活动安装 锁紧螺栓 固定销 上表面 体内部 支撑梁 限位 器械 体内 船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件物品的翻转器械及其使用方法,尤其适合用于船舶用柴油机气缸盖的翻转。本发明内燃机气缸盖翻滚装置包括支撑架和滚筒装置,滚筒装置放置在支撑架的上部;支撑架包括底座、支撑耳和滚动轴承,在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同规格的支撑耳,四个同规格的支撑耳之间组成矩形,在四个同规格的支撑耳上各活动安装有同规格的滚动轴承;滚筒装置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上筒体、下筒体通过锁紧螺栓扣合;在上筒体内设置有平台架,用于放置并限位所需翻转的气缸盖;在平台架上还设置有固定销,用于固定要翻转的气缸盖;在上筒体内部的两侧还设置有支撑梁,用于提高上筒体的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件物品的翻转器械及其使用方法,尤其适合用于船舶用柴油机气缸盖的翻转。
背景技术
柴油机气缸盖的维护检修是船舶日常生产中一项重要的气缸盖检修工作。在检修现场,经常要将重达几百公斤甚至上千公斤的柴油机气缸盖进行翻身,检查气缸盖底部油头积碳的情况、冷却水腔结垢情况以及进行气阀的研磨和柴油机气缸盖底部的清洁工作。而传统的柴油机气缸盖翻身作业多是通过三到四个人利用两个手拉葫芦,先将气缸盖垂直吊到一定高度,再通过两侧钢丝绳的升降从而实现气缸盖的翻身。该种气缸盖翻身作业太过依靠人力,作业强度大、时间长、效率低下。
另外就目前的船舶发展趋势而看,随着船舶吨位越来越大,以柴油机作为船舶动力来源的主机推进系统必然单机、单缸功率越来越大,从而柴油机气缸盖的尺寸、重量也会越来越大。面对这种发展趋势,传统的柴油机气缸盖翻身作业方法将会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同时,传统的柴油机气缸盖翻身作业方法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具体为:1、柴油机气缸盖得悬空作业,翻身过程中存在碰伤、砸伤、擦伤等潜在的风险。2、操作人员之间配合必须要相当的默契,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碰损柴油机气缸盖上的气阀组件。
由上述问题可知,传统的柴油机气缸盖翻身作业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还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所以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的柴油机气缸盖翻转装置来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经过探索研究,提供了一种内燃机气缸盖翻滚装置。使用本发明进行作业与传统的用葫芦和钢丝绳翻身作业方法相比:操作难度小、工作效率高、安全、省力、省时、占地小、拆除方便,能够根据场地灵活布置且制作该专用工具所需材料均可就地取材,制作方便。
本发明内燃机气缸盖翻滚装置包括支撑架和滚筒装置,滚筒装置放置在支撑架的上部;
支撑架包括底座、支撑耳和滚动轴承,在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同规格的支撑耳,四个同规格的支撑耳之间组成矩形,在四个同规格的支撑耳上各活动安装有同规格的滚动轴承;
滚筒装置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上筒体、下筒体通过锁紧螺栓扣合;在上筒体内设置有平台架,用于放置并限位所需翻转的气缸盖;在平台架上还设置有固定销,用于固定要翻转的气缸盖;在上筒体内部的两侧还设置有支撑梁,用于提高上筒体的刚性;下筒体内也设置有平台架,用于放置并限位所需翻转的气缸盖;在平台架上还设置有固定销,用于固定要翻转的气缸盖;在下筒体内部的两侧还设置有支撑梁,用于提高下筒体的刚性;
在上筒体和下筒体内还设置有垫板用于垫放需要翻转的气缸盖。
在上筒体的外侧还设置有吊耳,用于吊放上筒体。
在下筒体的外侧还设置有吊耳,用于吊放下筒体。
在上筒体或下筒体上还设置有止动销,通过安插在上筒体与底座之间或者下筒体与底座之间,用于控制滚筒装置的运转。
所述的滚筒装置为厚度为8mm、长1200mm、直径810mm的圆柱体滚筒,采用实心硬质钢板卷成。
本发明内燃机气缸盖翻滚装置不限于用于柴油机气缸盖的翻转,还能够用于其它的大型设备的翻转。
本发明内燃机气缸盖翻滚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未经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46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
- 下一篇:转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