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摩阻的船舶拦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4005.3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6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杨黎明;王硕;沈利君;郑宇轩;王永刚;刘军;董新龙;周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26 | 分类号: | E02B3/26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6 | 代理人: | 蔡菡华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摩阻 船舶 拦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江河中对船舶的拦阻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摩阻的船舶拦阻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内河航运和海运航线日益繁忙,且航行船舶具有吨位增大、速度加快的趋势;另一方面,跨越江河、海湾甚至海峡的大型桥梁越来越多。船舶的航行会受到天气、水流以及船舶实际工况等的影响,但更多情况下是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如错误判断、操作失误等,导致船舶失控而偏离正常航道与桥梁发生碰撞。目前,现有的直接防撞装置并不能满足复杂情况下的桥梁防撞要求,间接防撞设施一般多采用漂浮拦网防撞系统,但是目前的这类漂浮拦网防撞系统对前倾型首船舶因容易滑到船底而导致拦阻失效,而无论是内河船舶还是海运船舶,前倾型首船舶都是一种常见的船舶,因此,目前的这种漂浮拦网防撞系统无法对前倾型首船舶实现有效拦截;此外,现有的防撞装置造价和使用成本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具有常见船首形状尤其是前倾型首的船舶实现有效拦截的高摩阻的船舶拦阻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摩阻的船舶拦阻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将高摩阻拦截索或高摩阻拦截网的两端分别与力控制器固定连接,其连接形式为:力控制器—高摩阻拦截索/高摩阻拦截网—力控制器,且力控制器对高摩阻拦截索或高摩阻拦截网的极限拉力小于高摩阻拦截索或高摩阻拦截网的抗拉强度;
(2)、在高摩阻拦截索或高摩阻拦截网上固定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浮筒,使高摩阻拦截索或高摩阻拦截网整体浮在水面上,形成船舶拦截装置;
(3)、使船舶拦截装置与船舶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
其中:μ1为高摩阻拦截索或高摩阻拦截网表层的静摩擦系数,μ2为高摩阻拦截索或高摩阻拦截网表面的动摩擦系数,F表示单个浮筒的最大浮力,T表示力控制器对高摩阻拦截索或高摩阻拦截网的极限拉力,β表示船舶的船首倾角,L表示两个相邻浮筒的间距,H表示船舶的吃水深度;当船舶撞上高摩阻拦截索或高摩阻拦截网时,上述船舶拦截装置实现对船舶的有效拦阻。
所述的高摩阻拦截索或高摩阻拦截网中的拦截索包括内芯和包覆在所述的内芯外的高摩阻包覆层,所述的内芯为钢丝索或高强度的高分子纤维绳,所述的高摩阻包覆层的材料为由炭黑作为填料的硫化天然橡胶或由炭黑作为填料的硫化丁苯橡胶或由炭黑作为填料的硫化天然橡胶、丁苯橡胶共混胶,所述的步骤(3)中的μ1、μ2分别为高摩阻包覆层的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该结构使得高摩阻拦截索或高摩阻拦截网抗拉性能强,摩擦系数高,接触表面的摩擦力大。
所述的炭黑与硫化天然橡胶的质量比为1:2~4:5,所述的炭黑与硫化丁苯橡胶的质量比为1:2~4:5,所述的炭黑与硫化天然橡胶、丁苯橡胶共混胶的质量比为1:2~4:5,且硫化天然橡胶与丁苯橡胶的质量比为2:3。
所述的高摩阻包覆层的材料中添加有防老剂,防老剂的添加能提高高摩阻包覆层对海水腐蚀和紫外线侵蚀的抵抗能力,延缓或抑制其老化,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的高分子纤维绳为超高分子量高强度聚乙烯纤维绳。
所述的力控制器包括摩擦块、摩擦滚轮、强力弹簧和被固定不动的支撑平台,所述的支撑平台上固定设置有中心轴,所述的摩擦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中心轴上,所述的摩擦滚轮和所述的强力弹簧均套设在所述的中心轴上,所述的强力弹簧顶接在所述的摩擦滚轮与所述的支撑平台之间,使得所述的摩擦滚轮的上端面紧贴所述的摩擦块的下端面,所述的高摩阻拦截索或高摩阻拦截网中的拦截索缠绕在所述的摩擦滚轮的外圆周面上。
所述的力控制器包括固定不动的连接平台,所述的高摩阻拦截索或高摩阻拦截网中的拦截索弯折后固定连接有多条相平行的连接索,所述的高摩阻拦截索或高摩阻拦截网中的拦截索的端部与所述的连接平台固定连接。
所述的力控制器包括固定不动的连接平台,所述的高摩阻拦截索或高摩阻拦截网中的拦截索呈弯曲状粘结固定在所述的连接平台上。
所述的力控制器包括长距离的金属套筒和固定不动的挡台,所述的挡台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的高摩阻拦截索或高摩阻拦截网中的拦截索穿过所述的挡台上的通孔和所述的金属套筒并与所述的金属套筒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的金属套筒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40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墩用钢桁架与复合材料混合防撞保护系统
- 下一篇:自动发电型直立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