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RAM装置与其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3803.4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1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45/00 | 分类号: | H01L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郭晓宇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ram 装置 与其 形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RRAM装置与其形成方法,包括:底电极,位于氧化物层中;多个介电凸块,位于氧化物层上,且底电极位于相邻的两个介电凸块之间;电阻转态层,顺应性地位于介电凸块、氧化物层、与底电极上;导电储氧层,位于电阻转态层上;以及氧扩散阻障层,位于导电储氧层上。由于本发明的介电凸块可增加相邻的MIM堆叠的导电储氧层中的来自电阻转态层氧原子的迁移路径,甚至截断相邻的MIM堆叠的导电储氧层,因此可有效改善相邻MIM堆叠互相干扰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RRAM装置,更特别关于其MIM堆叠结构与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电阻式非挥发性存储器(RRAM)因具有功率消耗低、操作电压低、写入擦除时间短、耐久度长、存储时间长、非破坏性读取、多状态存储、元件工艺简单、及可微缩性等优点,所以成为新兴非挥发性存储器的主流。电阻式非挥发性存储器的基本结构为底电极、电阻转态层及顶电极构成的金属-绝缘体-金属(metal-insulator-metal,MIM)叠层结构,且电阻式非挥发性存储器的电阻转换(resistive switching,RS)阻值特性为元件的重要特性。一般为了形成MIM堆叠的阵列,往往形成整层的底电极层、电阻转态层、与顶电极层后,再以光刻工艺搭配刻蚀工艺图案化上述层状物以定义多个MIM堆叠。然而刻蚀工艺往往会损伤MIM堆叠的侧壁而劣化MIM堆叠的性质。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新的RRAM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改善上述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刻蚀工艺往往会损伤MIM堆叠的侧壁而劣化MIM堆叠的性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RRAM装置与其形成方法。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RRAM装置,包括:底电极,位于氧化物层中;多个介电凸块,位于氧化物层上,且底电极位于相邻的两个介电凸块之间,其中该些介电凸块的底面高于该些底电极的底面;电阻转态层,顺应性地位于介电凸块、氧化物层、与底电极上;导电储氧层,位于电阻转态层上;以及氧扩散阻障层,位于导电储氧层上,其中该导电储氧层与该些介电凸块之间隔有部分该氧扩散阻障层。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RRAM装置的形成方法,包括:形成底电极于氧化物层中;形成多个介电凸块于氧化物层上,且底电极位于相邻的两个介电凸块之间,其中该些介电凸块的底面高于该些底电极的底面;顺应性地形成电阻转态层于介电凸块、氧化物层、与底电极上;形成导电储氧层于电阻转态层上;以及形成氧扩散阻障层于导电储氧层上,其中该导电储氧层与该些介电凸块之间隔有部分该氧扩散阻障层。
由于本发明的介电凸块可增加相邻的MIM堆叠的导电储氧层中的来自电阻转态层氧原子的迁移路径,甚至截断相邻的MIM堆叠的导电储氧层,因此可有效改善相邻MIM堆叠互相干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MIM堆叠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MIM堆叠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MIM堆叠的示意图。
图4A至图4C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MIM堆叠的工艺示意图。
图5A至图5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MIM堆叠的工艺示意图。
图6A至图6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MIM堆叠的工艺示意图。
附图标号:
8 晶体管
8D 漏极
8G 栅极
8S 源极
10 基板
11 氧化物层
13 底电极
14 介电凸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38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